“為圣人做事,自當謹慎勤勉。”
上官婉兒不卑不亢。
武瞾不置可否。
于是眾人皆失色。
而其中有一寧折不彎的臣子就說“太子有功于社稷,是江山之主,公主為何會有這樣的提議”5
咱就是說,在這件事情上太平公主確實有點著急,也過于明目張膽,以至于讓李旦都覺察出不對勁來。
當然,太平公主當時的局勢也非常不樂觀,一旦李隆基的位置徹底坐穩,那么她這個皇姑的位置便岌岌可危,所以她只能硬著頭皮讓宰相們進言廢太子。
可是宰相們在經歷過女皇登基,韋后主政,安樂公主險些被立為皇太女的局勢之后,對于女人干政高度敏感。
太平前腳找宰相,宰相們后腳就去找李旦。
天幕之上,李旦抬手扶額,顯然十分煩躁。
但更讓他煩躁的,是宰相們的話
“圣人,宋王乃圣人的嫡長子,而幽王乃是高宗皇帝的長孫,此二人皆名正言順,有望繼承大統。”
宋璟道,“而今又有公主在他們與太子之間互相挑唆,相互構陷,長此以往,東宮之位必受影響。6”
“圣人若以江山社稷論,當將次二人下方地方為刺史,隨后免去岐王薛王的左右大將軍職位,讓他們侍奉太子,有事奏太子。”
“最后再將公主與駙馬遷至東都洛陽,讓她不得再陷害太子。”
“如此,方為穩妥之計。”
李旦手扶額頭,蓋著眼睛,“我兄妹六人,而今阿姐與三位兄長皆死,只剩下二娘一個妹妹,如何舍得將她遠遠安置在東都”
“似這樣的話,你們不必再說。”
“諸王隨你們處置,但二娘不能去東都,至于領兵之事罷了。”
李旦聲音微微一頓,嘆了口氣,“今后駙馬與諸王皆不得再領禁軍,如今手上有兵權的,便改為其他官職。”
李旦還是顧念兄妹之情,沒舍得讓太平在洛陽安置,只是削了她的兵權。
太平聞之大怒,得到消息的李三郎立馬甩鍋,說姑姑你是我的好姑姑,我怎么可能聯合別人算計你呢這些都是朝臣們私下搞的事情,跟我沒有一毛錢關系
李三甩鍋之熟練,讓人嘆為觀止,這兩位幫了他大忙的朝臣一個被貶到申州當刺史,而另一個貶到楚州當刺史,而宋王與幽王下方到地方的事情也被擱置。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中,太平朝臣和諸王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太平兵權被奪,朝臣被貶,諸王雖仍在長安,但手中沒兵權,只能唯李隆基之命是從。
咱就是說,李三在政斗上真的很有一手,在借刀殺人過河拆橋上更是讓人嘆為觀止,不得不服。
這一次李隆基大獲全勝,無人再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相應的,太平的地位隨著李隆基地位的穩固而危在旦夕。
天幕之下,韋香兒伸手戳李顯,“你看看,四郎疼妹妹歸疼妹妹,可人家心里一點不糊涂。”
“哪跟你似的,為了一個妹妹,你的妻子,你的兒子女兒,乃至你的萬里江山全給丟了”
“是是是,我最傻。”
李顯被她戳得左搖右晃,“這不是還沒發生嗎”
“咱們一切都來得及。”
但太平顯然不是會坐以待斃的性格。
這個時候的太平破釜沉舟,又搞出一件驚動九州的事情,而她與李隆基的矛盾,也讓一直努力調和矛盾的李旦感到絕望
是夜,武三思辭別太平。
是夜,小宮人按照慣例送吃食于李旦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