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順承天命,登基為皇。
多么讓人心潮澎湃的一句話。
天后眼皮微抬,絲毫不意外武三思說出這樣的話。
“可惜,朝臣心念李唐,而宗室又尾大不掉。”
天后半真半假嘆了一聲。
武三思跪著向前,再度表忠心,“姑母勿憂,侄兒有法子。”
“此等頑固不化之徒,怎能臟了姑母的手”
“姑母放心,這些事交給侄兒。”
“不出三月,侄兒便能還姑母一個海晏河清的武周天下”
李治與武皇攜手合作,第一個搞的就是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這個一手將他送上皇位,但此時又一手遮天的權臣。
顯慶四年,武皇一手提拔的許敬宗指使人誣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命許敬宗與辛茂將一同調查,但在許敬宗的勸說下,李治連查都沒查,甚至不與長孫無忌對質,便定了長孫無忌的罪,把長孫無忌罷官流放,發配嶺南。
天幕之上,出現長孫無忌的身影。
與過去的大權在握時的雍容威儀不同,此時的長孫無忌頗為狼狽,坐在即將去往流放之地的簡陋馬車上,看向不斷遠去的長安城樓而叫罵不已
“奸妃誤國”
“奸妃誤國啊”
“可憐我李唐萬里江山,就這么斷送在一個女人手里”
有一說一哈,李治對武皇究竟是不是真愛或許存疑,但長孫無忌對李治絕對是真愛。
都這種程度了,還只罵武皇一個人呢,你的好外甥不是三兩歲的小孩子,是一個手握大權的皇帝,他要是不想收拾你,武皇吹再多的枕頭風也沒用。
而且李治連見你都不見你,查都不查這件事就定了你的罪,李治這樣做,你心里還沒點數嗎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議論紛紛
“這不就是兔死狗烹嗎我熟。”
“當年漢高祖也這樣,自己不出面,指使呂雉殺人,開國時期幾位異姓王,只要沒跑的,全被搞死了。”
“這些皇帝都一個德行,自己的皇位坐穩了,那些有大功勞的臣子們就礙眼了,自己又想要好名聲,可不要旁人來動手嗎”
丞相裴炎的府邸,朝臣宗室們也竊竊私語
“天幕著實偏心天后。”
“長孫無忌一案分明是天后蓄意報復,與先帝有何干系”
“那可是先帝的親舅舅,一手把先帝推上皇位的人,先帝是敦厚仁善之人,怎會這般害自己的舅舅”
但還有一小撮人沒有參與討論。
他們安靜飲著茶,安靜聽著周圍人的聲討天后,然后在心里不斷嘀咕著
天幕之語話糙理不糙,先帝不點頭,天后怎會有這么大的膽子
再者先帝身體雖不好,但卻是個極有主見的人,無論是推行科舉,又或者是其他的政令,只要是他下定決心做的事情,哪怕把朝堂肅之一清也要把這件事做到盡善盡美。
而長孫無忌,便是擋了先帝路的人。
長孫無忌有從龍之功,又是先帝的親舅舅,種種情分加在一塊,還得了一個這樣的下場,那么沒有從龍之功又與李唐皇室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他們呢
如今在皇位上坐著的那位圣人,瞧著還沒躺在靈柩里的先帝仁善厚道。
長孫無忌只是一個開始。
在冊封武皇為后之后,李治有如神助,大刀闊斧對朝堂進行改革。
當然,這些改革的罵名一般是咱們的武皇背了,以至于后來的駱賓王罵武皇殘害忠良啊,狐媚偏能惑主啊,反正只要是不好的事情,那絕對是她干的。
天幕之上,又一個官員被罷官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