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繼承太宗皇帝遺志,將大唐推向一個新的盛世的皇帝,永遠離開了他無限眷戀的天下與武皇。
而他的臨終遺言,軍政大事問天后,讓未來的武皇名正言順臨朝稱制,甚至更進一步問鼎九五。
因為這是李治的遺詔,來自于上任天子的欽定,朝臣效忠李唐,便要尊天子之命,所以當武皇搬出這道遺詔時,便能堵住大多數朝臣的嘴。
你看,并非我想弄權,而是天子把江山托付于我,我若兩耳不聞窗外事,那才是辜負了天子對我的重托。
天幕之上,李顯登基為帝,在他的身后,是天后在聽政。
年輕的天子似乎并不喜歡明明已位尊九五,卻仍被自己的母親所掌控,面上有些不耐煩,敷衍著抬起手,讓文臣武將們起身入座。
而他身后的天后浸染朝政數十年之久,自然能感覺到他的態度,眼皮微微一抬,與下首的丞相裴炎視線相接,裴炎頷首,心里已有注意。
天幕之下,韋香兒瞬間顧不得安慰李顯了,“三郎,別傷心了,快看天幕”
“阿娘好像對你有些不滿,已經與裴丞相達成眸中協議。”
“啊阿娘對我不滿”
李顯淚眼朦朧抬起頭,入目的是天后與裴炎視線交接的那一幕。
“不能吧”
“阿娘難道還能把我廢了”
像是在回答他的話,天幕之上,徐徐傳來女子聲音
但這道詔令并非萬能,只有在皇帝著實拉胯時才能使用,要不然也師出無名不是
而已經崩逝的唐高宗李治,在這件事情上又一次坑了自己親兒子一。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在立太子之后都會培養太子的勢力,但李治不知道是不是對玄武門有陰影,他從始至終沒有培養李顯的勢力,直接導致李顯勢單力孤,登基之后是光桿司令一個,朝政大權完全被武皇掌控。
年輕的天子總會迫不及待掌權,迫不及待施展自己的抱負,絲毫不考慮自己所處的環境與人物關系。
這種情況下的李顯,他的操堪稱直白而愚蠢
天幕之上,下朝之后的李顯與丞相裴炎仍在爭執。
作為一朝天子,他磨破嘴皮子也說不動裴炎,此時已有些不耐煩,“封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侍中,再授乳母之子五品官。”
“圣人,不可。”
裴炎再一次拒絕李顯的授官,拱手勸道,“此二人身無寸功,怎能輕易封官”
“圣人如此任人唯親,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又一次被裴炎一口回絕,李顯徹底爆發,“朕只封侍中與五品官,動不了你裴大丞相的權力”
“朕為天下之主,難道連封岳丈與乳兄的權力都沒有嗎”
“朕連天下都能送給岳丈,更何況區區一個侍中2”
李顯暴跳如雷。
裴炎臉色微微一變。
李顯心頭一驚,意識到自己究竟說了怎樣荒唐的話,愣了一瞬后,連忙解釋道,“朕不是這個意思,裴相不必當真。”
天幕之下,韋香兒梗了一瞬,伸手便戳李顯額頭,“三郎,這種話如何能說”
“當心禍從口出”
“我這是氣狠了,所以才口不擇言。”
李顯道,“裴相的態度你又不是沒看到,到底是他是皇帝,還是我是皇帝”
“連一個侍中與五品官都不許我封,這皇帝還不如不當。”
天幕之下,太平公主一言難盡,“三兄怎什么話都敢說”
“江山送給別人這種話也是他能說的”
“三郎到底年輕。”
上官婉兒嘆了口氣,“若他再長個歲,定然不會這樣說。”
李旦愣在原地。
“三兄糊涂”
好一會兒,李旦終于找到自己的聲音,“身為一朝之君,怎能說出這樣的話”
“難道不怕此話傳入阿娘耳中,阿娘一怒之下將他廢黜”
天后眼皮微挑。
屬于她的時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