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宗室消失殆盡,后世的皇帝只會是她的子孫,因為是她的子孫,所以會被孝道所壓,所以根本不會去清算她,所以她不會落一個呂雉死后家族絕滅,甚至百年之后被廢去祭祀的悲慘下場。
雖然手段很殘酷,但u主并不覺得她做錯了,甚至還覺得她的手段非常高明。
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而明朝更有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宗室,幾乎拖垮明朝的國庫,但是在武皇之后的唐朝,卻沒有出現這種宗室亂政的情況,u主覺得這是武皇之功。
天幕之下,李唐宗室徹底坐不住
什么叫把他們給殺了不是過錯,反而是功勞
天幕著實太偏心,連屠戮都能吹捧成明智之舉
天后長眉微抬。
在她之后的唐朝
所以說,她的武周江山只是曇花一現,九州萬里最終還是要歸于李唐
意料之中。
盛世改朝換代,已是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她做到了,不僅做到了,更成為華夏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的存在讓后世的女人看到另一種可能。
原來女人不必困于后宮,原來女子執政不比男子差,原來女人也可以問鼎帝位,坐擁天下。
野心不止是男人才會擁有的東西,女人也可以。
天后微闔眼。
我們來看一下舊唐書的數據。
玄武門之后,李淵退位,然后琢磨生孩子,給李唐宗室擴充人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咱們的太宗皇帝也不差,有子十四,公主二十一,好家伙,單是女兒都差點組建一支足球隊。
在李淵與太宗的聯手貢獻下,李唐宗室人口劇烈膨脹,父有子,子有孫,生生不息。
到了高宗李治這一代,宗室子弟已有二百一十五人,人多,犯事的人也多,斷斷續續出意外了一百一十人,武皇掌權期間或殺或貶了六十人,噶了60的宗室。
當然我們的武皇戰果輝煌,絕對不止這個數,還有因罪流放削爵的也有十四人,以一己之力消滅了73的李唐宗室,把宗室之禍徹底掐滅在萌芽之中。
天幕之下,李唐宗室悲憤欲絕。
天后的命是命,他們的命就不是命嗎
那個百分之七十三的數字他們雖然看不懂,但大概意思是明白的,不就是說除了天后自己生的孩子,剩下的宗室全部被她給了殺了的意思嗎
既然武皇容不下他們,那他們又何必再忍
舉義旗,招兵甲,匡扶李唐江山,重塑大唐神威
是夜,各地紛紛起兵。
是夜,九州亂象頻出。
是夜,天后端坐內殿,發出一道又一道的詔令。
是夜,裴炎兵敗被殺。
是夜,以裴炎為首的反對天后稱帝的臣子宗室被屠戮一空。
在死了這么多宗室朝臣之后,十分有求生欲的傀儡皇帝李旦上書武皇,請求賜姓武姓,改國號為周。
氣氛烘托到這一步,再不稱帝就不禮貌了,于是乎,我們的武皇就勉為其難登基為帝了,改元天授,大赦天下。
天幕之上,李唐的旗幟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象征著武周的旌旗高高揚起,直插云霄。
天幕之下,目睹這一切的九州萬民議論紛紛
“大唐,亡了”
“亡了。”
“以后就是武周了。”
“太宗皇帝戎馬半生打下來的天下,就這么被天后篡奪了。”
“也不能這樣說,以前是楊隋的天下,現在是李唐,以后是武周,這天下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能者居之。”
“李唐的皇帝握不住江山,那就不能怪天后來取。”
“再說了,人家天后做得也不錯,執政這么多年,出了不少對咱們百姓好的政策,換其他的李唐皇帝來做,未必能有她做得好。”
裴炎的叛亂被平息,兄妹三人得以有心情繼續看天幕,看到李唐旗幟降下,而武周旌旗升起時,心情極為復雜。
“大唐就這么沒了”
李顯喃喃出聲。
奉阿娘為帝是一回事,親眼所見李唐江山滅亡是另外一回事。
他活了這么多年,作為李唐皇子乃至太子的他享天下百姓奉養,而今李唐滅亡,武周興起,他心里便極為不是味。
尤其是即將到來的李唐滅亡是他一手造就,是他親手將李唐推入墳墓,他如何能心平氣和接受這一切甚至說上一句滅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