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哭了,阿兄便給你們捉螢火蟲,烤螞蚱。”
女兒們被兒子帶走,韋后用盡全力奪下李顯手里的佩劍,“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我們今日之禍,未必不是我們未來之福。”
“為什么他們不打著別人的旗號來謀反,而是打著郎的旗號”
“是因為在宗室,乃至在天下人心里,郎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所以他們才會打著三郎的旗號,擁立郎為帝。”
韋后把佩劍丟在一邊,將李顯抱在懷里溫柔安撫,“只要郎熬過這段時日,未來的九州天下便是郎的囊中之物。”
“真、真的嗎”
李顯淚眼朦朧。
“當然是真的。”
韋后輕輕擦拭著李顯臉上的淚,“我何時騙過郎”
“阿娘已上了年齡,能掌控朝政多久”
“而四郎與武家人有血海深仇,哪怕為了保全武家,阿娘都不會立四郎為太子。”
“阿娘只能立你。”
韋后眸色微深,動作極盡溫柔,“郎,且等著吧,總有一日,阿娘會遣人接你還京。”
絲毫不夸張地說,在這段流放歲月里,如果沒有韋后,李顯根本撐不下來。
因為有了韋后,李顯才能熬下來,才能等到武皇派人接他回京。
而韋后,也終于能苦盡甘來。
天幕之上,李顯攜韋后坐上馬車。
流放之地的小茅屋漸行漸遠,官道的平坦開闊在他們眼前鋪開。
“香兒,我必不負你。”
李顯握著韋后的手,激動說道,“若我能為江山之主,則江山與你共坐。”
但韋后真的苦盡甘來了嗎
并沒有。
她唯一的兒子死于庶子李重福的告密,她的女兒受驚嚇難產而死。
天幕之上,是韋后撕心裂肺的哭喊
“重潤”
“仙蕙”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長長嘆氣
“別的不說,這位韋后著實慘了點。”
“是啊,好不容易把太子妃的位置坐穩,結果太子登基沒幾天就被流放在外。”
“養尊處優的日子過不成,一邊帶孩子,一邊還得安慰沒用的丈夫。”
“要是換個性格軟弱的,只怕比太子更早抹脖子。”
“終于從流放之地熬出頭吧,唯一的兒子又被殺了,女兒還一尸兩命。”
“別的不說,就沖她這經歷,她沒瘋都是心智堅定。”
“是啊,不能怪她一定要立安樂為皇太女,換成我,我也立安樂。”
“沒有她,太子早死了,憑什么熬出頭了,以后坐江山的要換成害死她兒子的人”
“我害死了她唯一的兒子”
武皇眼皮微抬,不置可否,“她不是還有女兒么”
“兒子不死,女兒如何上位”
上官婉兒眼觀鼻,鼻觀心,沒有接話。
她知道韋氏的不易,更知道李顯能有今日全靠韋氏一力支撐,但知道是一回事,親眼看到是另外一回事。
那些慘劇一幕幕擺在自己眼前,那種眼睜睜看著孩子一個個死在自己面前的無力,足以讓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為之痛惜,以至于讓她恍惚間有些明白韋后為什么一定要立安樂為皇太女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