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的路數是對的,”公孫珣直言不諱,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安慰這二人。“但此事若想成功,我們力量不足!”
“那要是多等待半年,等民防編練成功呢?”婁子伯神色黯然,但依然不愿放棄。
“依然毫無用處。”公孫珣坦然答道。“想要形成政治上的震動,必然需要軍事上的勝利……換言之,只有手上能夠有正面擊敗明臨答夫的實力才能在高句麗行廢立之事,也才能讓中樞和盧師忍受不了我繼續留在遼東。”
呂、婁二人愈發無奈……如何正面擊敗明臨答夫,公孫域和另一位前玄菟太守耿臨其實剛剛已經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那就是五千鐵騎!
沒有這個數字的兵馬,談何滅一國權臣?
房內的氣氛一時有些尷尬……畢竟,這個數字對于眼前的公孫珣而言看起來遙不可及。
“你們二人不要灰心。”公孫珣勉力安慰道。“路子終究是對的,不妨再去想想轍,看看我們是否有所遺漏,然后再去和那‘蘑菇大王’細細聊聊,說不定高句麗內部的反抗勢力不止是他一人呢?若是五部中三部都有反意,咱們自然就不用想著什么五千鐵騎了……”
“是了!”
“沒錯!”
婁圭和呂范全都精神大振,若真是高句麗五部里反了三部,公孫珣說不定只需要打著大漢的旗號沖過去,便可以兵不血刃而有所得。
一念至此,二人也不再耽擱,而立即拱手告辭,準備商議如何與那蘑菇大王相商,而此時卞玉也才再度入室。
“辛苦了,”公孫珣收起之前頗顯無奈的表情,略顯心疼的上前挽住對方的手。“遼東一旦過了秋收便冷的極快,讓你在外面久候,也是辛苦……”
“郎君真是溫柔。”卞玉一時低頭失笑。“我自幼孤苦,流落四方,十九年都等了,門口等一等又算什么呢?”
“這話怎么說呢?”公孫珣也是一時感慨。“若身無桎梏,自然可以靜心以待天時,可若是心處死地,心緒不寧,便是半刻也不愿等的。”
卞玉低頭看向對方伸向自己胸口的手,也是一時失笑:“郎君等不及了嗎?”
公孫珣順手剝開對方衣物,目光直視良久,方才坦然言道:“確實等不及了。”
———————我是被剝開的分割線———————
“本朝太祖麾下多名臣虎士,乃互有稱格……如婁子伯善謀,呂子衡善斷,且二者相交日久,多有合璧定策之論,故時人贊曰:‘伯謀衡斷’,一時美談。”——《士林雜記》.交游篇.燕無名氏
PS:感謝書友漾銘兄弟的打賞,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