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沸騰,二羊驚叫。
暮色中,趙國上下的有力人士們滾做一團,而公孫珣立在那里手扶腰刀等待良久之后,魏松也終于是干笑起身:
“諸位請起,大家本是鄉人,如今國中長吏高臥而百姓煎熬,頗有急難之處,正該同舟共濟,若能損自身而利舉國,又何嘗不可呢?”
“魏公高德!”眾人齊齊整整的拜在地上,大聲呼喝。
旋即又有知趣或者有心的人連聲呼喊起了‘邯鄲兄高義’、‘李兄高義’,逼得那兩家族長也只能趕緊起身拱手應對。
“諸位,”公孫珣眼見著這三家認了慫,也是忽然出聲,當即讓亂糟糟的場面安靜了下來。“都坐回去,我還有事要說……你們二人,接著殺羊涮肉!”
庭中當即秩序井然,趙平都惶急的逃回去了,那兩個鮮卑大漢也是趁機干脆利索的劃開了那兩只羊的脖子,鮮血直流之余卻無人再說什么‘君子遠庖廚’了。
恰恰相反,庭中諸人此時多有警惕之意,當然,大多數人是振奮中帶著些許警惕。
要知道,趙國是個在冊人口十八萬的郡國,是冀州最小的郡國,那么按照制度,每年不過一個孝廉名額……所以,即便是假設所有人都愿意遵守這個約定,假設向栩往后兩年不走,使得這種公推制度繼續存在,那往后兩年也不過就是兩個孝廉而已。而王、張、魯三家人爭兩個名額,也是有意思!
還有這幾家讓出來的郡職,這無慮候要不要拿走幾個要緊的?剩下的再分給七八家國中大戶,也不夠分吧?
換言之,這群人也是立即就反應了過來,這位反客為主的無慮候是要拿這些東西以觀后效的,而他這接下來要說的事情恐怕就是關鍵。
“叔治,且辛苦你了。”果然,公孫珣堂而皇之的坐回去以后,便當即回頭吩咐了一句。
一直默不作聲的王修聞言微微頷首,然后便捧著手中木匣走了下來。而每到一個幾案前,他左手邊的楊開便幫忙抬起匣子的木蓋,再由右手邊的牽招將木匣中的事物取出一份來分發下去,此時此刻,哪里還有人敢怠慢,也是趕緊起身,恭恭敬敬接過此物。
這是一張紙,白紙黑字,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條款。不過,能來到這里的人自然是都能通文書的,所以借著左右火光一看,也是心下了然。
原來,紙上清清楚楚,先是一行大字,稱之為:
邯鄲縣兩年計劃。
而大字下面則列著一條條的事物,從上到下,且不論里面的細則,依次是這么幾件事情:
其一,剿撫并舉,讓邯鄲西部太行山中的流民歸鄉,或者就地編戶齊民;
其二,通查戶口、人丁、田畝,編制什伍;
其三,建立公學,整頓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