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君侯之命!”董昭再拜而起。
就這樣,眾人出了縣寺,褚燕、韓當等人自去騎馬開道護衛,而由于婁圭的車子只是督郵儀仗,僅能坐兩人,于是眾人又取了董昭的縣君儀仗,然后讓三人同車,徑直往城外而去。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耽誤了許久的車架儀仗出了襄國縣城,來到城門外的主要路口處,眾人卻居然又看到了那馬老公與張晟!
其中,馬老公帶著幾名衣著華麗的太平道人,跪在空蕩蕩的鄉野路口,叩首告天,叩首問地,周圍路人則紛紛避讓圍觀,甚至有不少人跟著叩首……不用說,這自然是太平道兩大特色之一,向天地叩首懺悔免過了。
而張晟,則和幾個同樣穿著布衣道袍的太平道人一起,立在一旁,神色復雜的看著馬老公的懺悔,卻是一言不發。
不過,見到公孫珣等人的車架到來,那馬老公也自然不敢再攔著路,也是趕緊中斷了懺悔儀式,閃到了張晟對面的路邊上。而載著公孫珣、董昭、婁圭的車架路過此處時,兩側的太平道人更是齊齊帶著路人行禮問候。
車子輕松駛過路口,公孫珣的眼角余光掃過這兩撥人,復又看向了前方的山野天地,也是頓時心生感慨,并繼而想起之前自己在公學中所教的那首詩來。
最后,他居然情不自禁,當場搖頭輕誦:“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車架遠去,張晟看了一眼重新回到路口叩首懺悔的馬老公,卻是理都不理,只是帶著自己身后的幾名太平道人,大闊步的跟在車架后面向著自己家中而去,而且沿途高歌不止。
所謂:“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黃天,此何人哉?!”
————我是不知其人的分割線————
“馬肥者,或言弘農馬氏,遷巨鹿而居也,從張角,布太平道于邯鄲,赫然一時。時太祖為邯鄲令,識其淫祀妖言,欲盡驅除之。肥素以經義強辯聞名河北,乃持《太平經》謁官寺,自言通讀《太平經》三十載,欲以道家黃老之術求赦。太祖借肥《太平經》,誦之片刻,復以經義對之,凡詰五,肥皆不能應,乃慚而退。后,太祖復上書朝中,請察太平道不軌,以肥勾連內宦,書不得至。”——《舊燕書》.方士列傳
PS:7.5k,繼續償還債務中……
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