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珣當即自請出東郡!
“可如此,又要調度多少騎兵呢?”楊彪似乎跟大將軍杠上了。“調度太多,會不會影響潁川之戰?”
“不會。”何進當即回復。“公孫太守自幽州本就帶來三千騎兵,并州那邊還可以從雁門、太原調來兩千,而洛中,也不是要出什么精銳騎兵,乃是要陛下發西園廊馬數千,然后就地招募三河騎士便可……以公孫太守之能,三千騎兵便可破廣陽黃巾,并掃蕩太行,若與他七千騎兵,想來便足以橫行大河上下了!”
楊彪一時無言,若有所思。
和諸位公卿大臣一樣,天子也一時反應不及,因為他本意乃是先定潁川,再去掃蕩他處。但依照何進所言,只需要七八千騎兵,尤其是去掉公孫珣帶來的三千幽州突騎,再去征召兩千并州兵馬,如今更是只要三四千廊馬便可,倒也一時有些猶豫……引騎兵沿大河出東郡,割裂南北,自成方面,或許的確是個好主意。
而且另一方面,天子也需要協助樹立起大將軍的威信,剛剛何進推薦的趙苞,便已經被眾人否了,此番又如何呢?
實際上,便是皇甫嵩、朱儁二人也沒有因為自己要被抽調馬匹而出言駁斥,因為他們也需要尊重新任的大將軍。更別說,這里面還有大將軍跟楊氏之間的糾葛……這楊彪吃的哪門子醋,居然跟大將軍爭執起來了?
“若只是七八千騎兵。”正在此時,五官中郎將楊彪忽然向天子躬身行禮。“臣以為可行!而且,東郡遙遠,又失陷十二城,當請公孫太守卸任涿郡,以五官中郎將之名持節而往……國事危急,臣愿意辭職讓賢。”
楊賜再度看了眼自己的兒子,他哪里還不曉得,自家這個兒子素來想求士人之名,此番解除黨錮一事被皇甫嵩所得,心中不免失衡,卻是被公孫珣借機利用了起來。
當然,這終究是無謂之事罷了,楊賜一邊想一邊閉上眼來,和身邊始終未發一言的劉寬、袁隗一樣,再度宛如木雕。
于是乎,在眾人復雜面色中,天子認可此事之余,復加楊彪為虎賁中郎將,依舊宿衛宮廷,以示榮寵。
當日,天子下詔:拜北地太守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持節,駐河東,待兵員齊備,出潁川;
諫議大夫朱儁為右中郎將,持節,先領兵出長社,以求匯合徐楊募兵;
侍中、吏部曹尚書盧植為北中郎將,持節,駐洛陽,待兵員齊備,出魏郡;
幽州刺史郭勛,持節,駐范陽,待兵馬齊備,引幽州各部出高陽;
涿郡太守公孫珣為五官中郎將,持節,駐河內,待兵員齊備,出東郡。
復三日,天子再詔:以宗元為護烏桓校尉,為郭勛所屬;以議郎曹操為騎都尉,為公孫珣所屬。
——————我是以退為進的分割線——————
“或曰:董仲穎強暴無度,劉伯安沽名釣譽,王子師剛而無能,楊文先進退無據。”——《舊燕書》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