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公孫珣干脆答道。“此事便是不懂軍事的人恐怕也能一眼望知……如何,你莫非是為郭太來做說客,勸我不要進軍的嗎?”
此言一出,王象等人不由面色惶急……因為公孫珣這話惡意太明顯了!
不過,衛覬就在馬下昂首相對,絲毫不怒:“回稟將軍,覬不是來做說客的,但確實是來勸將軍不要再進軍的,而且還要請將軍就在此處!”
中軍處的氣氛一時微妙。
不過,公孫珣倒是笑了起來:“我如今連戰連勝,如何要在此停下?你不知道我是要去討董的嗎?停在這里何時能過河東臨洛陽?”
“好教將軍清楚。”衛覬不慌不忙,繼續正色作答。“我之前在安邑,隔河可見董賊已然開始遷都……洛陽周邊百姓為甲士所執,沿途哭嚎,隔河可聞……而且有傳言,董賊下了死令,三月中旬之前,必要遷都完成,而河東廣闊,將軍怕是無論如何都來不及阻攔了,何論洛陽?”
軍中眾人面面相覷,各自慌亂,便是公孫珣也面色陰沉不定起來:“即便是趕不及阻攔遷都,我也該速速進軍才對!你口稱董賊,難道不該助我速速過河東嗎?”
“將軍。”衛覬懇切答道。“正是因為指望著將軍戡除國亂,所以才更怕將軍在河東有所閃失,以防一朝……”
“我都說了,全軍連戰連勝,哪來的閃失?”公孫珣似乎頗為憤怒。
“我請問衛將軍。”衛覬依舊不懼。“你這三戰皆勝,一共降服、擊破了多少白波賊?”
“八千有余!”
“然后下襄陵,若又是三五千當面,將軍又該如何?”
公孫珣立即有些醒悟了過來。
“在下直言好了。”衛覬看到對方醒悟,也是趕緊解釋。“將軍順汾水而下,前面還有平陽、絳邑、臨汾、冀城、皮氏等諸多白波匪所占城池……若是郭太依舊避戰,領五六萬人到北面呂梁山中躲避,將軍該如何應對?河東近二十縣,地廣人稠,屆時將軍若放過他們不管,倉促直入關中,難道不怕后勤被斷?若是沿途布防,這么多城,該留多少兵?將軍唯一的策略,便是要將河東徹底掃清,方能放心無虞,大膽過黃河與董賊決戰!”
公孫珣一時沉思。
倒是婁圭忽然在馬上拱手出言詢問:“南陽婁圭,請問伯覦先生,你為何篤定郭太會避戰,又為何要我軍留在楊縣這里,莫非停在此處,反而會逼迫郭太主動決戰嗎?”
“見過左軍師中郎將。”衛覬禮數不失,卻是反問一句。“敢問中郎將,你知道河東的局勢嗎?”
“不就是世族聚于涑水南面,所以保我那師兄王太守在安邑不失,而豪強、良家子居于汾水兩岸,所以聚眾為匪嗎?”戲忠插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