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張遼為騎都尉;
加成廉為騎都尉;
加魏越為騎都尉;
加焦觸為步兵校尉;
以趙云、田豫、文則、宇文黑獺為別部司馬;
又加太史慈為騎都尉,轉回遼東復命。
其余各部軍官各有賞賜加秩,自然不必多言。
值得一提的是,公孫珣專門遣使,特別與振武將軍關羽、建威將軍程普、趙國相審配、鉅鹿太守董昭、蕩寇將軍公孫范、寧朔將軍公孫越格外加秩,并從郿塢挑選了大量的珠寶財貨對昌平留守諸人,如屯田掾屬棗祗、昌平守將張南等予以賞賜。
至于什么都沒有的長史呂范呂子衡,公孫珣只是在當日晚間回到府中后,讓韓當、婁圭親自去挑選了一個白玉圭遣人送回而已。
同樣的道理,當日晚間,公孫珣還婉拒了包括赦封他母親公孫大娘、妻子趙蕓的所有建議。
而在一日內驅除了四名關中政治元勛,進行了從中樞到幕府的一系列任命后,公孫珣從第二日開始,便開始大舉整編西涼軍,并以工代賑反向招募無安置處的百姓往河東、弘農興修水利,并按照公孫大娘建議,以河東鹽池、鐵官為導向進行民間人口引流;以弘農最近,鼓勵逃亡百姓返鄉。
同時,又公開下令,要求三輔太守,民政、法務、倉儲、治安俱匯于衛將軍府,同月,以讖緯聞名的扶風名士法真之孫法正,以阿附張讓聞名的前涼州刺史孟佗之子孟達,俱以束發之齡自投名剌至衛將軍府,與龐德的新來的西涼子弟一起,進入白馬義從。
八月秋收,九月登高,十月漸冷,就在三輔、河東、弘農三地以工代賑的規模達到最大之時,衛將軍公孫珣與太尉領尚書事劉虞,聯名上書:
一曰,以初平年號董卓所擢,兼天下實為割據,大亂已成,請改年后為建安,于翌年始行;
二曰,司隸連年戰亂,秋收荒廢,請禁新釀酒一年。
三曰,司隸遷移百姓百萬計,積累三輔,請以世祖度田事,清查關中土地。
—————我是喝酒兩行淚的分割線—————
“初平年間,天下亂離,民棄農業,諸軍并起,率乏糧谷,無終歲之計,饑則寇略,飽則棄馀,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在泰山,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淮泗,取給河蚌。太祖在關中,雖無饑餒事,亦曾掃略塢堡,追繳算賦,聚糧求存,關中豪強破家者十之二三。”——《新燕書》.卷二.太祖武皇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