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你。”公孫珣繼續笑道。“你荀公達的道德我是欽佩到極致的……我說的不是某一個人,你同鄉辛評、郭圖,還有之前的陳宮,看似清濁不一,看似德行不同,看似性情分明,但實際上卻都是一回事!地方上的,都覺得這地方事情應該是自己做主;袁紹身側的,都覺的這中樞事該自己來為!”
荀攸一聲嘆氣:“屬下明白了……陳宮既死,袁紹身旁權責空缺,兗州、冀州,南陽、潁川,諸派系之間不爭也得爭,這與他們的首領能否看重大局無關;這正如鞠義之事,便是兵敗之后,軍心渙散,便是沒有鞠義武夫難制,也有其他將領漸失畏懼之心。總之,既然兵敗,袁軍便會失控離散,這就自然有了用反間之策的縫隙。”
“不錯,我在聽說鞠義在鄴城舉止之前,便以公達的名義讓人給郭圖送了咱們的軍情布置。”公孫珣望著明顯怔住的荀攸微微笑道。“因為我知道,但凡袁軍內部生出間隙,無論誰占上風,壞事者必然是郭公則,其人必然會助我一臂之力……還望公達不要怪我擅自處置。”
荀攸回過神來,一時苦笑。
“還有多少人的訃告未寫完?”公孫珣忽然扭頭向那邊同樣發愣的幾個小子詢問道。
“還余六百人整,明日便能書寫完畢。”楊修脫口而出。
“分一百個與公達。”公孫珣幽幽嘆道。“公達的文筆不是你們能比的……”
荀攸俯身稱命。
————我是俯身稱命的分割線————
“漢末,本朝太祖既錦殺魏越,心中思過往,郁郁難平。時賈逵、楊修、法正俱在軍中,私論此事。逵曰:‘君侯為大事者也,不以私情而徇,而以重賞為恩威。’正對曰:‘君侯固為大事者,然未必以情論,十萬大軍猬集,諸將軍在側,今日不刑魏將軍,將來何以存諸將軍?’修哂曰:‘謬矣,昨日理軍報,見君侯親書焦校尉家人做唁,不殺魏將軍,何以對焦校尉?’眾默然。及晚,正出首告修窺軍書,太祖怒,并笞十,令書全軍唁訃。”——《世說新語》.讒險篇
PS:感謝第109盟,馬踏蒼風童鞋……今天三國全戰……居然有點小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