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四人心下恍然,王修依舊低頭不語,而其余三人卻是微微振奮,并俯首稱命。
而大約一個時辰后,剛剛進入下午時分,長安城中便忽然全城戒嚴,披甲鐵騎以十人為組,往來城中各處維持秩序,更有張遼領騎士近千,全副甲仗,馬蹄隆隆直撲城門校尉董承府邸。
事實證明,公孫珣專門提出的這個動手順序是有講究的——董承這個人雖然跟靈帝生母,故太后董氏是河間同鄉(他也正因為這層關系才被擁漢派認可),是個標準的河北人,但其人畢竟是董卓余孽,很早便追隨董卓,早年更是在牛輔那種人手下做事,性格粗暴,全然西涼兵頭作風。
故此,其人聞得金旋暗中報信,又見全城戒嚴,心下明白生死關頭已到,便即刻不管不顧,打開府中暗庫,拿出藏匿的兵甲,然后將昔日整編后被淘汰下來再被他豢養在家的舊部以及諸多仆從武裝起來,攏共得了四五百人……便居然主動出府,試圖去搶占位于未央宮東北面的武庫。
這個舉動,不可不謂果決,但卻無意間中了公孫珣引蛇出洞的計策,為公孫珣此番悍然清洗長安提供了口實。
話說,董承的女兒入未央宮為貴人后,他本人成為城門校尉后,和王斌、伏完一樣,專門被賜予了一棟位置微妙,占地廣闊的宅邸,具體來說乃是未央宮北面大道靠西往北的位置,本就有指望他在關鍵時刻向南越過大道,奪取位于未央宮與長樂宮之間武庫的意思。
所以,其人一旦出府,便率四五百舊部、仆從輕易涌入了未央宮北闕前的大道。
而另一邊,張遼引千騎從順著長安城極為寬闊的大道疾馳而來,試圖緝拿此輩,昔日牛輔手下二個同僚,卻是迎面撞到。
張文遠遙遙在馬上看見這位昔日同僚和他的五六百亂軍——其人也不言語,只是冷笑一聲,便催動甲騎上前踐踏,雙方將領也不交流解釋,手下士卒發一聲喊,便在長樂宮與未央宮之間的北闕大道上發生白刃混戰。
突如起來的喊殺聲,金鐵聲,讓長安城中上下全都慌亂一時——他們已經足足五六年沒見過血了。
而爬在院墻上看到這一幕的達官顯貴家仆們,未央宮北面執勤的官吏、侍衛們,也即刻將訊息傳達給了身后之人……隨即全城震動,公孫珣所部有不知情的,自然不敢怠慢,繼而紛紛派出援軍;在未央宮與東西市之間要害地段居住的馮芳、趙平,乃至于公孫瓚,以及大量親公孫珣的公卿大臣,也都紛紛引家仆出門助戰。
故此,不過小半個時辰,董承那五六百拼湊出來的亂兵便被砍殺殆盡,未央宮北闕大道上一片狼藉,尸首沿途拋灑,斷肢殘軀到處都是,血流入溪,直入街邊門楣之內,堪稱震撼人心。
至于董承本人,乃是被奉命引兵助戰的馬超在一堆尸首中尋到的,卻也只剩半個身子了。
董承既死,其宅邸被抄,家人被全部緝拿,趙平、馮芳等數名公卿立即引部分兵馬入未央宮‘戍衛’尚書臺與御史臺,衛尉公孫瓚更是與其他數人分頭去接管了城門校尉所領的各處城門衛戍部隊。
而張遼,自然是即刻和一眾援兵引兵去尋伏完。
不過,等來到伏完宅邸,此處卻又是另一幅場景了,伏完六個兒子全都披甲上墻固守,更是以國戚之名在墻上喝罵!
但張文遠何人?所謂天不怕地不怕,北地野馬一頭罷了,哪里會在意什么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