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把劉玄德給忘了?!”
九月十五日,彭城城外,郭嘉望著對面整齊的軍陣懊惱不已。“他本就在汝南為官渡方向總攬后勤,距離彭城也就是比夏侯惇多一兩日路程……而他一到,彭城本地兵馬和淮南潰兵立即便能整備起來,咱們再想攻城就難了。”
“這不怪你。”關羽在馬上捻須言道。“劉玄德不比曹操,因受燕公大恩,一直不愿當面為敵,此番大戰也只是以援軍為名出兵襄助而已,他本人一直呆在汝南不動……不過,官渡一戰,呂岱、陳到紛紛戰死不說,如今徐州危殆,他來援時亦不知周瑜安危,這種表面功夫自然也懶的去為了。”
“將軍,無論如何且撤兵吧!”郭奉孝一聲嘆氣,扭頭嚴肅相對。“我們兵力本就不足,如今劉備既到,則彭城一時難下,而下邳那里只有三四千守軍,其余多是新降之兵,須做嚴密提防……所以如今當務之急,乃是穩住下邳,迅速占據徐州要沖,待審公南下,屆時北面援軍源源不斷,則無論是割取中原,還是以水軍為輔直取江淮,都是穩操勝券之局……切莫因小失大!”
“郭副使所言甚是。”臧霸也忍不住上前越過徐庶的位置,來到前方正色相勸。“鎮東將軍受燕公委東線大任,如今已成奇功,便當以大局為重……區區彭城一地,便是來援及時,也不過是拖延時日罷了。”
“你二人所言甚是。”關羽緩緩而答,儼然也沒有鉆牛角尖的意思,但其人話音剛落,卻又忽然瞇眼。
原來,就在三人因為昨夜劉備趁著彭城外圍燕軍兵力不足,徑直引百騎馳入彭城,穩住大量潰兵軍心,而決意退兵下邳之際。忽然間,劉玄德和夏侯惇二人的旗幟竟然出現在了城門處……原本尚有些裝樣子的城外軍陣,也立即隨著百余騎從城門洞中涌出,如山呼海嘯一般振奮起來。
毫無疑問,無論如何,劉玄德在淮南的人心是毋庸置疑的,而其人此番做作也完全可以理解……剛逢大敗,連都督一州軍事的周瑜都如此輕易死了,劉備心里說不定早已經如喪肝膽。但越是這個時候,他越是不能放棄任何提振士氣的機會。而很顯然,劉玄德和夏侯惇也是猜到了對面要撤回下邳,這才專門大上午的出來耀武揚威,乃是要展示出一種燕軍小一萬兵馬,居然是被劉備單騎嚇走的姿態,說不得還有激關羽發兵攻城,趁機小勝一陣的心思。
也就難怪關云長會突然瞇眼了。
實際上,連郭嘉和臧霸都忍不住心中暗罵,但偏偏無可奈何,反而要小心看向關羽,嚴防對方真的被一時激怒。
孰料,關云長瞇起眼睛,眼看著劉備和夏侯惇全副披掛儀仗,威風凜凜來到陣前之后,卻是微微一嘆:“劉玄德還是如往日一般,游俠之氣十足,凡事不計身份,屢屢行險……徐氏子,你知道什么是俠嗎?”
被陡然問到的徐庶沉默片刻,到底是說了實話:“我聽奉孝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不錯!”關羽沉聲以對。“但俠之一道,非只是要知道何以為,更要有行俠仗義、為國為民的根本才行。你知道俠所恃之物是什么嗎?”
“不盡相同吧?”徐庶若有所思道。“或為謀、或為力、或為財……”
“但若是這樣,為什么要統稱之為俠呢?”
徐庶一時沉默。
“是不惜身,是小臨大!”關羽不慌不忙,就在陣前給徐庶上起了課。“太史公有曰:‘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此所謂俠!所以俠客與一般扶危濟困者相比,是多了一層不顧身的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