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邦正式登基定都長安接回家人之前,呂雉那會還在楚霸王牢里做人質,給五六歲弟弟洗澡的活從來都是魯元公主自己動手。
在那段顛沛流離,猶若驚弓之鳥的日子里,姐弟倆曾經相依為命,弟弟幾次差點性命垂危,都是魯元公主拼了命救回來的。
如今,不過是舊事重演而已。
魯元公主很熟練,從給他藥浴到頭部穴位按摩,一點兒也不帶手生的。
陳曦好奇地問道“公主你學得手法如此熟練,難道對中醫也感興趣你學這么多知識,能忙得過來嗎”
她記得之前魯元公主曾經點播過產婦的產后和哺乳期護理、女性身體發育及心理健康一百問等等視頻,當時還以為她是擔心自己如歷史上一樣英年早逝后,不能照顧呂雉終老。
可現在看來,魯元公主的心更大。
魯元公主笑了笑,說道“你們那里有這么多的知識,都可以放開了隨便讓人學,可在我們這里,你可知獲取知識有多難嗎”
陳曦沉默了。
呂雉忽然開口說道“我已經讓曹參起草文書,廢除挾書律,由官方開辦書院,只要愿意讀書識字的,都可以去讀書。”
“養天下士,或許眼下看不到什么,但對后世子孫,卻是萬世不易之功。”
挾書律是秦朝丞相李斯制定,為了消滅分封制,統一思想和文字,他采取了一個十分極端的做法。
就是將除了秦國官方所修訂的史書秦紀之外,其他國家的史書和記載都予以燒毀,除了秦國官方收藏的天下文獻之外,民間不得私自收藏詩經、論語、禮記等諸子百家文書。
從民間收繳來的書,除了官方指定的醫藥、占卜、種植等內容以外,都予以燒毀。
這道挾書律,就是讓秦始皇被稱為暴君的“焚書”之舉。
而在滅秦之后,雖然重新分封天下諸侯,但在律法方面,大多仍沿用秦朝法令,民間依然不能私藏書籍,普通人想要讀書識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張良拾履”。
張良作為韓國五世相的子孫后裔,都很難找到兵法書籍,還是在沂水橋頭,遇到個故意找茬的老頭讓他撿鞋子,剛經歷過刺秦失敗逃亡民間的張良飽經磨難,對這個看著粗魯野蠻的老者并沒有動手怒罵,而是屈膝半跪,小心翼翼地替他穿鞋。
老人后來考驗了他幾次后,終于傳授他太公兵法,據說就是因為這本書,才讓張良成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漢初三杰。
由此可見,在這個時代,一本書,一門知識,就足以改變一個人甚至一代人的命運。
聽到魯元公主的話,陳曦不禁感覺有些慚愧。
她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網絡的發達和無所不在,大大削弱了獲取知識的難度。
除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外,只要你想,就是在深山老林戈壁荒漠之中,也能通過網絡看到全國的名師課堂,甚至還有高校的免費公開課。
可很多東西,往往是得來的太過容易,就很難讓人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