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位啊”魯元公主眨眨眼,忽地笑了,“那可是母后哎你若是讓出帝位,母后以女子之身繼位,以后未必就會繼續讓你當太子,說不定,會選我做皇太女呢若論嫡長,我可在你之上”
她可得先提醒他,別以為母后就有他一個兒子,就打著以進為退的主意,一旦開了女子稱帝的先河,那么她也一樣有繼承權。
“阿姐也太小看我了。”劉盈苦笑道“我既然這么說,自然沒有再當太子的打算。”
劉盈長出口氣,說道“其實,我更喜歡看書修書。少傅先前向我辭官,就說要云游天下,搜集那些遺失的典籍。暴秦焚書坑儒,毀了華夏根基,若是我能和少傅一起找回那些典籍,便可重見百家風采。”
他有些頭疼地補充了一句“在我看來,那些書,可比奏折好看多了”
張良本在劉邦一統天下后就告病還鄉,還是因為呂后之托,為了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才重回朝堂,幫著太子請出商山四皓,阻止了劉邦易儲之舉,等到劉盈登基,他就更懶得待在長安了。
他學得黃老之道,自幼快意任俠,游歷諸國,行刺過秦始皇,算計了楚霸王,最終劉邦劉盈兩個皇帝都等于是他扶上帝位,看過最高處的風景,卻毫無戀戰,依然向往山林清風,逍遙天下。
劉盈的那么多老師里,他最喜歡也最佩服的,便是張良。
只是以前他只能將自己的想法藏在心底,如今被那神奇的光幕一點撥,讓他發現還有另一種可能,就忍不住動心了。
反正他并沒有他父皇那般雄才偉略雄心壯志,當皇帝的樂趣他尚未享受到,苦楚卻先嘗了個遍。
畢竟,他現在還沒娶妻成親,也還沒開后宮納美人妃嬪,沒跟母后鬧翻之前,他還是個勤勤懇懇的學渣。
原本他滿心的責任感,是因為從小到大所有人告訴他,他是大漢太子,以后必然要繼承大統,治國安邦。
太傅少傅們辛辛苦苦的教導,最后也只能給他一個仁厚守禮的評價,他自己也知道,那是因為實在挑不出什么特長和有點了,只能說你是個好人
這話,是他聽阿姐腦子里那個女聲說的。
好像那個女聲當時還說過“對于實在教不會的學渣,老師也沒別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教他聽話。”
包括劉邦在內,其實對劉盈的要求都不高,聽話就行。
劉邦臨死之前,甚至連自己身后事都安排好了,蕭何當丞相沒問題,之后曹參,王陵,陳平都是可用之人,只要有周勃作為太尉,那么一切都可以平穩過度。
什么叫無為而治,不要隨便改制度,不要隨便加稅用兵,打了這么多年仗,老百姓們已經經不起折騰,要與民修養生息,讓百姓安心生活,自然而然就可以治理好。
可見,開國皇帝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都是典型的勞模思想,總想著自己把什么都搞好了,定好了規矩,子子孫孫按照規矩辦事,無需費腦,就是頭豬坐皇位上都不影響國家機構的正常運行。
可問題是,人算不如天算。開國皇帝們,是絕對想不到,后世子孫能有多蠢。
聽到這里時,劉盈流下了一串冷汗。
很多時候,無為而治真的是針對那些能力不足的皇帝,不會用人不會指揮就別嗶嗶,不說話還能當個吉祥物,說得越多錯的越多,做的越多毀的越多,就是典型的能力不足心氣十足的結果。
劉盈不得不承認,其實最后父皇放棄了劉如意,被迫傳位給他,安排好所有朝廷重臣的接班人,還叮囑母后觀政輔政,就是因為,在父皇眼里,他老老實實當個聽話的吉祥物,或許才能讓大漢江山平穩過度。
尤其是在這次劉如意謀逆作亂的事件中,他既沒有防患于未然,也沒有在事發后從容應對,完全是靠著母后和阿姐的布置躺贏。
這樣的他,又有什么能力和心力去當個好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