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肥還能怎么辦
老老實實留在未央宮,跟著劉盈開始種地。
別說他胖,這活兒其實他比劉盈還熟練,刨去頭兩天荒廢多年有點手生之外,很快就比劉盈干得又快又好。
連身上的贅肉都眼看著少了點,變得結實起來,沒那么虛乎乎地晃蕩了。
劉盈看著他大汗淋漓地幫著自己挖土豆整地,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大哥,你放心,母后只是讓人接你的兒子們過來,如今長安城匯集天下名士,在這里能受到的教育肯定比在齊國好”
“我知道。”劉肥抹了把汗,真揮汗如雨,反過來安慰劉盈“劉濞都沒事,我家那些個奶娃混小子還能有什么事不過小十三的名字,我看得另起一個了,就叫土豆好不好”
“好吃好種還高產,能讓百姓不再餓肚子,真是好東西啊”
他給小十三起名雄渠,是因為今年他原本準備修繕一條“雄渠”,以解齊國的洪澇和灌溉、運輸之苦。
如今他的封地齊國,境內其實包括了戰國時期齊魯兩國的地盤,黃河下游整個都在他的轄區之內,就算有平原沃土,海灣良港,也擋不住洪澇之災。
早在春秋戰國的齊桓公時期,管仲就曾經在齊國修筑“齊渠”溝通淄水和濟水,并筑堤防洪,修建水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溝渠灌溉系統,變水災為水利,將姜太公開國時的泄洪鹽鹵之地,變成了豐沃千里的平原,促進農業發展,奠定了齊國爭霸的基礎。
然而后來歷經戰國紛爭,齊國滅亡,昔日的齊渠早已無人修繕清理,加上黃河泥沙俱下,到齊魯平原嚴重沉積,導致齊渠淤堵,洪水沖毀水庫堰塘,昔日的水利又成了水害不斷的災區。
劉肥也是在曹參擔任齊國相國后,得知昔日齊國還有齊渠這樣一個好東西,才在他的建議下,準備今年開始大干特干,重修齊渠,甚至給新生的十三子都起名為“雄渠”,其雄心勃勃,可見一斑。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一年他被召入長安,太后賜毒酒一杯,若不是劉盈替他擋下,太后不得不打翻毒酒,免得害了劉盈,那他當場就中毒暴斃。
盡管如此,他嚇得半死,趕緊獻出城陽郡給魯元公主做封邑,又表現出對太后和魯元公主的敬意尊崇,這才得以脫身。
只是經此一役,劉肥再沒了雄心壯志,渠也不修了,馬也不養了,老老實實龜縮在自己的封地,沒幾年就過世,甚至比劉盈還早死了一年。
而他那些兒子,先是長子劉襄差點跑去長安跟劉恒爭奪帝位,結果因為舅舅兇殘,被怕了外戚勢力的群臣駁回,悻悻而歸,后是幾個幼子長大后被劉濞忽悠著搞什么“七王之亂”,結果一個都沒活下來。
那時候他早死了也就算了,如今人還活著,就從天幕直播劇透了未來之事,真是讓劉肥糟心到極點。
未來那個世界沒修成的雄渠,看來現在也不成了。
倒不如把雄渠改成土豆,種土豆,好吃好種還高產,挺好。
至于兒子將來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名字從劉雄渠變成劉土豆而抑郁,關劉肥啥事,他從小到大被叫“肥肥”,長大了人如其名也就罷了,小時候餓得吃土瘦成猴一樣還被叫“肥肥”的時候,那心情誰知道
賴名好養活,說不定改成劉土豆,小十三這輩子就不會再犯錯英年早逝,這不挺好嘛。
聽到大哥給兒子的改名理由,如此理直氣壯,劉盈也沒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