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明白過來,武則天滿意地點點頭,回到龍椅上坐下后,便對上官婉兒和宰相們說道“朕聽聞以往科舉之時,常有買通考官,徇私舞弊之事發生,今日既然諸位宰相和考官都在此,那等考生答卷完成后,先讓人將考生試卷糊名密封后,交給考官審閱,待考官們批閱完畢,排好名次,再由上官復核后,呈交于朕,不知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剛剛被召回來就負責此次會試和殿試的狄仁杰聞言自是立刻響應,“陛下思慮周全,乃臣等所不及,這糊名密封交換批卷有助于避免科舉舞弊,自當立為常例,以后各級考試都如此才好。”
狄仁杰雖然是堅定的李唐黨,但也是個實事求是,公正嚴明之人,對女帝所為,有褒有貶,素來直言敢諫,當初就曾被來俊臣構陷謀反,可武則天看在他的才華和忠誠上,還是不忍殺他,哪怕被他直言沖撞,只是將他貶去做了個縣令,在殺了來俊臣后,就立刻將他召回來重新做了宰相,并委以重任。
對于狄仁杰推薦的人才,武則天也一一委以重任,她以國士待之,而狄仁杰始終心懷李唐,念著恢復大唐昔日的輝煌榮耀。
可在天堂驚雷,神諭天降的那一刻開始,那些追隨狄仁杰一心復唐的大臣們,都開始迷茫動搖,尤其是這大半年間門,眼看著女帝斬殺薛懷義,清點佛門惡行,又誅殺了來俊臣等酷吏,讓之前每天上朝都戰戰兢兢不知道能不能平安活著回家的大臣們終于去掉了頭頂高懸著的鍘刀,對女帝無不感激涕零。
女帝如此英明神武,殺伐果斷,讓群臣不得不考慮,若是換了皇帝一個被貶謫流放十幾年的李顯,一個被關在宮中十多年甚至改名武輪的李旦,因為李賢的前車之鑒,甚至不顧李唐皇室的面子,瘋狂抱武家的大腿,若是有臥薪嘗膽的本事也就罷了。
可那兩位,一個當了沒幾天皇帝就敢說要將皇位讓給岳父,一個就是六十年后導致安史之亂的李隆基的親爹,看到大唐百年基業被毀于一旦不說,好不容易統一的中原被李隆基所設的藩鎮割據得四分五裂,只怕以后皇室日漸衰落后,藩鎮勢大,又將陷入混戰之中,屆時民不聊生,天下大亂,肇始者便是在堂諸君。
這段時間門都快愁死了的朝堂諸公們,今日看到殿試的考生們,忽然有種奇異的感覺,那反反復復撕扯糾結的痛苦,這會兒好像一下子緩解了許多。
或許就是因為,看到有人比自己更慘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所承受的原來還能忍。
實在忍不住的,也可以從心而為,學著女帝那般,放手一搏,終歸只要一心為國為民,便是百年之后,青史留名,終歸會有人明白他們的用心良苦。
只不過,他們的用心良苦,現在在考生們看來,簡直就是用心險惡,故意挖坑,連提醒都不提醒一下,就讓他們撲通撲通掉坑里去了。
平平無奇暗藏玄機的考題,女帝親自巡場監考,加上糊名交換批閱試卷,再由上官婉兒復審加女帝親自終審的殿試,最終落下帷幕,金榜題名之時,比會試時的成績還要驚人。
甲之中無一男子不說,前十名被女進士占了一半,一共十一個女進士全在前二十之內,男進士們吊著車位上榜,放在往年足以光宗耀祖的成績,現在卻只覺得顏面無光,打臉打得生疼。
看到這榜單,原本還有些不知內情的官員和百姓以為是考官們迫于女帝的壓力,才會提拔女官,壓制男進士,可等女帝將殿試考卷直接張貼于禮部門外的黃榜上,人人可見不說,還緊跟著宣布新的殿試規則。
這一下,大家一聽,原來殿試不光要糊名改卷,還要考官交換批改,然后由內舍人上官婉兒復審,最后女帝親自御覽批示,出了結果后才打開密封,包括女帝在內,所有人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這些考生的名次,所以才會出現這么大的“意外”。
成績沒問題了,大家就不得不正視另一個問題女子是不是真不如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