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裹兒就忍不住想起當初在皇祖母接他們一家進京后,把父皇交給狄仁杰時,說還給你的皇太子,她還對狄仁杰滿心感激,父皇卻一眼看出那是狄仁杰發現了母后的心思,順勢而為,給他送的人情罷了。
真想不到,這被萬人贊譽的鐵骨宰相,竟也是個媚上投機的家伙。
又過了一年,長安依然沒有人來,科舉成了一年一度的常例,朝廷不再重用昔日的恩蔭子弟,就連舉薦上去的人才也得先去經過科舉才能入仕,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這上面時,沒人再去注意女帝什么時候立皇太子的事。
這一年的科舉只選了三十人,男學子們終于扳回一局,一舉拿下了二十五個名額,且占據了前十的位置。
更多的女子開始走出后宅,進入學堂,苦讀詩書,想要給自己爭取一個新的未來。
李裹兒也跟著讀了幾天書,發現學堂里不僅教讀書,還每日都講時政和最新的驛報,她起初還學得漫不經心,可沒多久就越讀就越是心驚,越讀就越是著急。
為何到現在太平公主還沒給皇祖母獻上張氏兄弟,反倒全國各地跑去勸農還推廣幾種聞所未聞的糧食作物,據說能達到畝產千斤以上,若是有了這些糧食,天下百姓就不再擔心挨餓,這等功勞,平白落在了太平公主的身上,顯然是她在為成為皇太女提前造勢。
而皇祖母一改從前信佛禮佛的愛好,不光是殺了薛懷義抄了白馬寺,還讓人普查全國佛寺,將那些占用民田的佛寺都抄了,勒令那些不事生產不納稅不服役的和尚還俗歸家,空下來的佛寺則被改成了各地的縣學,招收地方寒門子女讀書,由皇家內庫出錢供養。
李裹兒起初心疼她花的是自己父皇未來的錢,后來反應過來,皇祖母遲遲不招父皇進京復位,又做了這么多的改革措施為太平公主鋪路,莫非真的要封太平公主為皇太女
前世可完全沒這一說的
李裹兒就急了,忍不住跑去找韋氏,一股腦將自己的前世記憶都告訴了她,最后才說道“母后,我看那太平公主說不定也重生了,才會搞出這么多事來,她一定想讓皇祖母封她做皇太女,那我可怎么辦啊”
韋氏聽得先是目眩神迷,沉醉在自己居然能夠咸魚翻身成為皇后,后來甚至毒殺了李顯要成為新的女帝,可惜功敗垂成,就突然聽到女兒這句話,如同一桶冰水當頭淋下,頓時也著急起來。
“那可不行,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太平公主上位”
她咬牙切齒地想了想,最后目露兇光地說道“既然如此,你就將那些扶立你父皇的名單交給我,大不了提前發動政變,這次一定要搞死太平,絕不給她翻身的機會”
“好”
李裹兒聽得興奮之極,這一次,她可不要只當個“安樂”公主,而要當真正的皇太女、女帝,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