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蠢貨母女前世的教訓還是太輕,重生也沒能讓她們多長點腦子。
之前聽聞李裹兒放下身段去書院讀書,武則天還以為她真的長進了,沒想到只是表面工作,結果還是一樣。
甚至比原來更急切更蠢。
她們就不想想,從證圣元年降下神諭至今還不到兩年,她這個女帝還當得好好的,連太平公主都在她的培養下做出不少政績,引得朝堂上下官員人人稱贊,不似以前彈劾她奢靡的奏折滿天飛。
連著兩年的女官們通過科舉入仕,做得有聲有色,也讓先前那些懷疑女官們能力的朝臣放下心來,反對的聲音漸漸弱下去,還有些嘴硬的大臣回家后被自家的媳婦修理過后,也絕口不提反對女子參加科舉之事了。
大唐的夫人們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彪悍的一群,從房玄齡的夫人不準丈夫納妾不惜喝下唐太宗所賜“毒酒”留下“喝醋”的傳說之外,亦有不少才女夫人和名將夫人的典故流傳于世。
看到前兩批通過科舉入仕的女官們在朝堂站穩腳步,世家大族和官員們也紛紛開始改變對族中女兒們的教育。
原本大唐對女子的約束就沒有后世那么嚴重,加上李唐皇族也有胡人血統,從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駐守娘子關開始,大唐的公主們就是舉世聞名的彪悍存在,也帶得大唐的風氣開放,有不少人家都準許女兒讀書識字,出了不少才女,每年的元宵節和乞巧節還有女子們的集會,更是才女們展現才藝的機會。
而現在,她們的才華不必局限在后宅之中,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來與男兒們同場科考,一較高低,甚至上榜者還可以登入朝堂為女官。
這樣的機會,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現在卻唾手可得,怎能不讓那些才女們趨之若鶩。
而這些考上女官的女子,和未來要進入朝堂的女子,她們最感激的,莫過于開科取士的女帝,還有推廣書院辦學和設立書局大批量印書降低書本價格的太平公主。
這些收攏人心的手段,武則天沒有刻意教導太平公主,只是讓她自己去嘗試。
反正現在朝堂上下都在她的掌握之中,邊境安穩,民心所向,太平公主比呂雉手下的魯元公主有更多的資本和試錯的機會。
太平公主也的確像她,在有目標有動力的時候,全情投入工作,手段亦是十分干脆利索。
起初那些想要阻擋她清查田畝的世家,都被她快刀斬亂麻地處理掉,殺雞儆猴,震懾了一批人之后,再復查田地和人口,推廣新糧種和新農具就順利得多。
就算沒看全唐玄宗李隆基從所謂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的經歷,武則天也能想到,盛世之治下的錦繡繁榮,竟然會讓李隆基生出改折沖府為藩鎮,以胡人領兵的想法,就說明他控制不住那些大的世家和勛貴們,無論是土地兼并還是隱戶避稅,連強漢都避不過的問題,他們也一樣。
所以她從呂雉母女大力推動新農作物種植和普及書院教育上,敏銳地覺察到,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先從根本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