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問題來了,公寓門鎖沒有被破壞,兇手是如何進入公寓內的是擁有高超的開鎖技巧,還是讓死者自己打開門的呢
如果是后者,就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了。
景原一邊檢查案發現場的線索,一邊對目暮警官問道“監控調查結果和硝煙檢測結果如何”
作為警察,景原當然不會像偵探一樣光顧著從案發現場的蛛絲馬跡去推理兇手,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推理出案發過程,也能通過一些檢測手段找到兇手。
比如監控,如果監控拍下死者死亡時間有可疑人物出入公寓,或者出入第十五層,就可以鎖定嫌疑人了。
如果從某個住戶身上檢查到了硝煙反應,那基本可以確定是兇手了。
目暮警官有些不高興的說道“監控壞掉了,房東因為想省錢就一直沒有維修,監控攝像頭就放在那里當個擺設。”如果能夠有監控的話,那么他們無疑會方便很多。
可惜這個老舊公寓的監控根本就是擺設,早就壞掉了。
“目前已經把第十五層和第十六層的住戶進行了硝煙檢測,但都沒有檢查出硝煙反應。”
這并不出乎景原的意外,一個敢在市區內直接槍擊殺人的兇手,不可能想不到自己開槍之后身上會被檢測出硝煙反應。
而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比如用東西包住槍支,或者把開槍時穿的衣服換掉如果兇手是這棟公寓的住戶,甚至這段時間都足夠兇手沖個澡把身上的硝煙味給洗掉了。
景原對檢測硝煙反應這個辦法本來就沒抱什么希望,只是想著有棗沒棗打兩桿子,萬一兇手傻傻的沒想到處理自己身上的硝煙味呢
既然兇手沒那么傻,景原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繼續破案。
先調查死者身份和社會關系,能夠在深夜里對死者進行槍殺的兇手,肯定是對死者有著深切的恨意,不可能與死者沒有社交關系。
這方面的調查自然不用景原親自出馬,交給普通警員去詢問即可,他只需要負責后面的總結和信息提取。
除了調查死者社交關系來排查仇殺可能性之外,還要其他部門的同事配合,調查槍支的來源。
雖然櫻花國黑市走私槍支猖獗,但警視廳動真格想查那些走私犯的動向,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只是大多數時候都是雙方各有默契,維持表面上的社會穩定罷了。
因為那些走私犯背后的關系背景也不簡單,不是警視廳能夠輕松解決的,而且解決這一批走私犯,只要不打掉走私路線,對背后的大人物來說,無非是換一批為自己效力的人罷了。
櫻花國可是極道社團合法化的國家,警視廳作為維系社會治安的存在,也并不是那么光正偉,對那些上層的大人物來說,穩定比正義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