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慧大概明白顏冬姿的顧慮,便說“興橋集團下屬好幾家工廠,用不著郭先生直接管理的,我都幫你問了,說郭先生一年都不去一次的,他們那邊的好多高管從來都沒見過郭先生。”
顏冬姿還是搖頭,劉志慧很是失望。等碰到了王艷和王小蘭,也想著讓兩人跟她一起過去,王艷和王小蘭想了想,都拒絕了,他們兩個在明達廠是熟練工,每個月拿的計件工資都很高,要是去了興橋那邊,是不同的生產線,得從頭學習、適應,兩人覺得不劃算。
劉志慧更加失望,但這種事情她也沒辦法強迫人家。
顏冬姿就勸她“你去到你那邊后,還會結識新的小姐妹的,也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劉志慧自然知道會結識新的同事、舍友,但她也明白,以后再不會像以前那樣,眾星捧月了。她很失落,后悔地說“當初我要是不鬼迷心竅,非要調去公關部就好了。”
沒過兩天,劉志慧就從明達廠離職了。
熟悉的小伙伴又走了一個,大概是之前經歷過劉志慧從宿舍里搬離,那時候已經把情緒都發泄出去了,這會兒劉志慧要離開了,大家反而沒那么傷感了,樂呵呵地笑著送她出了明達廠的大門。
劉志慧離開后,顏冬姿想要離開明達廠的心也更加迫切了。
已經過了20號,每個月的發薪日,但10月份的工資還沒發下來。財務部給出的解釋是,工廠的錢都在銀行里,銀行那邊出了點問題,讓明達廠等等。以前也會出現工資拖欠幾天才發的情況,大家雖然議論,但沒太在意,也沒管財務部說的是真的還是推辭。
工資直到11月22號,也就是農歷的小雪節氣這天才發下來,顏冬姿中午去銀行存了錢回來時,在樓下取回了家里頭寄過來的信。
信依舊是大哥寫的,說他們最近很忙,一個席接著一個席的,北方農村,秋收過后天氣逐漸寒冷,天寒地凍的也沒事情可做了,一般把婚喪嫁娶都定在這個時候,這也是顏家生意最忙的一段時間。
每年這個時候,顏冬姿都在上學,也幫不上家里的忙,今年終于不用上學了,卻又來到了遙遠的南方。
大哥信上說,二哥最近心情不好,因為他相好的那個,都談及到訂婚的那個對象黃了。對方原本是在兩個對象之間猶豫的,一個是二哥這個個子高、長得帥的農民,一個是長得矮、相貌一般,但是家在鎮上,有錢有正式工作的干部。那個女孩起先在外貌和金錢之前選擇了外貌,決定和二哥相處,等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后,又嫌二哥沒前途,又想起了那個有正式工作的,于是就把二哥踹了,跟另外一個人好上了。
二哥倒不是對那個相親對象有多么深的感情,就是覺得自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人踹,很窩囊,他試探性的跟家里提,說也去外面打工,被爸爸給訓斥了一頓,讓他安心在家里種地,再接著相親,別老想著往外跑。
顏冬姿帶著微笑看完了信,想著得給二哥買點東西回去,慰問他一下。當初自己離家時,二哥把他攢的二百塊錢全給自己帶上了,保不齊就是因為二哥沒錢了,給那個女的買不上禮物,才被人嫌棄的。
晚上,食堂里破天荒的有了水餃。
在北方,除了特定的節日食物,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臘八的臘八粥外,幾乎所有的節日食品都是餃子,大家都對餃子有著特殊情感。一聽說有餃子,來自北方的職工們都高興地奔走相告。
餃子是一張2元的飯票一份,一份20個。
因著食堂提前貼出了晚上供應餃子的公告,高群也留下來在食堂吃。充滿期待又虔誠地咬下去一口,高群的表情就變了,“這什么玩意,這能叫餃子嗎餃子皮黏糊糊,里面癟癟的全是白菜葉子,一點肉都沒有”
顏冬姿也咬了一口,皮很厚,有點像燙面的,餃子餡也不香,不由得也很是失望。
高群便說“哪天去我家,我給你們包餃子,薄皮大餡,保準好吃”
顏冬姿立刻附和,“到時候我們負責買肉和菜。”
王艷也附和,“咱們aa制”,她看一眼王小蘭,說道“不出錢的不許去。”
王小蘭蹭了碗餃子湯喝,說道“我出,我出還不行嗎”
高群三下五除二的把餃子吃下去,又喝了口湯,說道“這兩塊錢花得可真冤,就咱們食堂廚師這個水平,要是出去干個體,非得餓死不可,唉,對了,冬姿,你有做飯的好手藝,你也可以琢磨著包個食堂啊,老掙錢了”
顏冬姿還沒說話,王艷便插嘴,“這我可知道,食堂可不是誰想包就包的,這里面油水大,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聽說咱們食堂的負責人就是老板小蜜的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