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細細打量著那張被卷起來的紙“要保證每條線的間距和深度都相等,螺旋角度也完全一致,估計得要百年修為的老刀匠一點點去琢磨。”
尹新舟“”
她本來想說可以用拉刀,但考慮到拉刀的制作工藝更加費勁,而她的武器顯然不打算量產,張了張嘴之后還是決定聽從本地人的建議。
這是最關鍵的部位,岑守溪不敢拖大,決心請自己的師父出山。剩余的部分據說沒有這么難,他于是很自信地等待尹新舟排出詳細的設計圖來。
她打算請
岑守溪做一支栓式步槍。
和大多數人印象當中“槍的全部都該由金屬構成”不同,除了必要的槍管和一些關鍵部件,其實步槍的很多位置都可以用木頭來制造。感謝一些打游戲時積累下來的經驗,她粗略地在紙上勾勒出了步槍的外部輪廓,還有一些關鍵的零部件比如槍栓和彈槽,一并交給了對方。
這個世界里自然不可能會有什么沖壓制造、電火花焊接之類的先進工藝對于電的應用,表面鍍鉻就已經是時代的頂端,因此在緊固方面尹新舟大手一揮,表示無論用榫卯還是別的法子都行,這方面你是專家,只要結實耐用便好。
五發的內置錯列式彈倉,手動觸發的栓式槍機,根據尹新舟這段時間內的觀察,這已經是如今純手工加工工藝的巔峰水準。
岑守溪“”
單看這圖樣,若再詳細一些的話他倒也不是造不出來,但他還是沉默了一下“我以為我是要鑄一把劍劍在什么地方”
“噢,在這里,和這個位置能夠連接起來。”
尹新舟又迅速排出第二張紙“我們老家把這個結構叫做劍型刺刀,一般會裝半臂長的短劍,也沒差啦。”
國產步槍往往使用棱形刺刀,但世界上其實也不乏用劍型刺刀的步槍種類,比方說蘇聯產的sks就是典型的例子。劍柄尾部的地方畫著卡隼,正好能夠裝在步槍的卡座上,拆下來也能單獨當短劍用。
岑守溪的表情十分掙扎,雖然窺探別人的來處十分失禮,但他還是極想知道究竟是怎樣的故鄉才能夠締造出這般古怪的兵器“若是配霞山劍法的話,是不是有些不趁手雖說一寸長一寸強,但你加了那樣長的一截,許多劍招便要使不出來了。”
霞山九式本身就是靈活的劍法,李婉和那樣以力破巧的人終歸是少數,若是在劍上裝一節長長的槍身,那別說劍招的剛柔并濟,連挽個劍花都難。
而若是單純用短劍,這長度又太短了一些,短劍戰斗主要講求貼身戰的劈砍撩掛,正所謂“一寸短一寸險”,這是搏命暗殺的打法,在面對大體型的妖獸時相當不占優勢,故向來少有修士喜歡使用短劍來作為自己的主要武器。
霞山修士用不出霞山劍法,這在他的眼里簡直跟“吃飯不會用筷子”一樣令人難以接受。
尹新舟卻毫不猶豫地說道“用不出也無妨,我那劍路實在是爛糟,連蔣師兄都救不過來,還不如用點趁手的故鄉兵器再不濟出門的時候可以帶兩把劍,其中一把做成簪子插在頭上。”
你又不是劍修,為什么要那么多劍岑守溪不禁捂臉“倒也是個辦法。”
這大概就是差生文具多的另一種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