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讓櫻櫻去學校試試,看人家收不收咱,收的話,就去念念書”
想上學的話,報道的時候還得稍微考一考,老師會讓數數,從一數到一百,或者出個簡單的加減法。
“哪里只有櫻櫻啊,”苗秀秀笑著搖頭,“婷婷,小婕,還有珩珩,櫻櫻,四個娃都去念書。”
“那怎么成”尹招娣嚇了一跳,“那得多少錢啊”
婷婷讀書那會兒,尹招娣也陪著去報過名,一學期讓交一塊半呢。尹招娣算過,那可就是十八、九個雞蛋。要是四個孩子都去念,不就是六七十個雞蛋了
一學期小七十個,一年下來就是一百四五十個,要是都上到小學畢業哎呦娘哎,怕是得幾大缸的雞蛋都不見得夠
而且讓尹招娣說心里話,時櫻去讀書就算了,怎么時珩也要讀雖然不好意思直說,可這么多年了,時珩是個傻子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
就是時櫻跟著,他能在學堂里坐下來,還真能學會啥東西不純粹是浪費錢嗎。
“浪費啥子錢啊,孩子還是要讀書,多讀書才能有見識,有見識了就有本事”老太太正好也起來了,接過來話道
她雖然沒讀過多少書,時國安的親爹卻是個飽讀詩書的。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丈夫侃侃而談或者揮毫潑墨寫字的模樣。
因此對幾個孩子讀書也不是一般的支持。
他們這幾房里,為什么獨獨時國安有參軍的機會還不是因為時國安念到了初中畢業,還寫了一筆好字。
來招人的長官當下就認定時國安是個人才,即便有人跑去打小報告,說是時國安的親爹不詳,有可能是壞分子,人家還是拍板把時國安給要了。
也就是靠了時國安的津貼,老二老三都娶上了媳婦,最小的姑娘也讀到了高中畢業,然后順利的被招到紡織廠,吃上了人人都羨慕的皇糧。
這一樁樁一件件,讓老太太也堅定了讓孫輩讀書的信念。
只是打從櫻櫻不見了后,大兒子大兒媳婦眼瞧著就沒了精神頭。
沒了頂梁柱,家里根本連嚼吃都費勁,哪里還有余力供娃們上學老太太就只能把這個念想壓了下去。
如今寶貝孫女回來了,家里也有了興旺之像,老太太自然對苗秀秀的提議舉雙手贊成。
“媽”尹招娣沒想到老太太也出來攪局,“這么多孩子呢,都讀書,錢打哪兒來啊就是咱們一家老小勒緊褲腰帶,可也沒地方弄一毛錢啊”
而且叫尹招娣說,就是都不吃雞蛋,可也不夠的。
畢竟可不是一個孩子,而是整整四個孩子,等南南北北夠得上上學的年齡,那就是六個孩子了
還不得把人給吃了。
“咱們這么多大人呢,還供不起幾個孩子上學了”老太太打斷尹招娣的話,“要是孩子真不想上就算了,想讀書的話,咱們就得供他們讀。”
“上學有什么好的”尹招娣卻是不以為然,甚至馬上就去問時婷,“婷婷你說,想讀書不”
最后一次考試,尹招娣清楚的記得,時婷數學就考了48,回來哭了好久的鼻子。腦子這么笨,還讀什么書
對上尹招娣的眼睛,時婷明顯瑟縮了下,好一會兒還是奓著膽子小聲道
“想”
看尹招娣臉色一寒,忙又加了一句
“媽,我,我可以不吃雞蛋的我以后再也不吃雞蛋了成不”
“靠你能省幾個雞蛋”尹招娣就有些沒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