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孫子孫女們猴急的樣子,老太太也是笑得見牙不見眼,邊慢條斯理的往里面添柴邊跟幾個孩子嘮叨
“心急吃不了熱米飯,玉米煮熟了才好吃嘞”
這么說著時,眼睛里也有些懷念
小時候也好這一口。那時候家里規矩多,要吃個青玉米棒子也得背著人;等長大后嫁了人,之前那個男人也是個會疼人的,知道她愛這個,會打著他想吃的名義,讓下人煮好后送來;后來男人沒了,又遇上宗義,對她更是疼到骨子里,但凡煮玉米棒子,都是看著她吃,他自己從來舍不得吃一口
隨著白氣越聚越多,玉米的香氣也是越來越濃。
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再悶一會兒就能熟透了,老太太隨即熄了灶火。
擔心里面餾的茄子太爛了,尹招娣把鍋蓋略略掀開一點,快速的拿筷子把餾在篦子上的茄子和辣椒夾出來。隨便劃了幾筷子,茄子就松散成了一綹一綹的,苗秀秀正好過來,趕緊把搗好的蒜倒進去,又拿筷子沾著滴了幾滴香油,稍一攪拌,一道蒜香茄子就新鮮出爐了。
就掀開鍋蓋的這么一瞬間,玉米特有的清香就隨著輕風徐徐鋪開,那撲鼻的香味,引誘的正蹲在大門外跟其他人拉呱家常的時宗義爺幾個也坐不住了
他們家的玉米,怎么就能這么香呢。
一塊兒說話的村人也好奇的很,陶醉的深深吸了口那香味兒后就開始不住嘴的詢問
“國安哥,你們家做啥呢,這味道也忒好聞了吧”
“聞著有點兒像玉米”
“我也覺得有點兒像,可咋就覺得比那個香,還比那個甜呢”
隨即有志一同的一起看向時國安
“到底是啥呀,國安哥”
“這不是幾個娃兒閑著沒事,就自己在家院子里種了點兒玉米嗎,這明兒個就是團圓節呢,幾個娃就想嚷嚷著要吃青玉米棒子”時國安倒也沒有隱瞞,大大方方道。
“你們家的玉米還真結穗了”之前時國安下工回來,又去河邊往家里拉水時,也有人瞧見過,就問他拉水干啥,彼時時國安也沒有瞞著,直說是家里娃們在院子里種了玉米啥的,拉水就是澆地的。
那會兒大家聽了紛紛勸他,費那個勁干啥,地里的活都夠重了,回到家還得跑過去拉水,人累出毛病咋辦
后來見時國安都是隔了好幾天才去河邊拉一回水,還想著撒下的種子極有可能都打水漂了,或者即便還活著,也不定枯萎成什么樣了呢。
再加上時家玉米什么的都種在屋后放雜物的地方,平時大家往時家去,也沒誰特意繞到后面去瞧瞧的。還真是想不到時家的玉米不但結了,眼下還就能吃青玉米棒了。
“結了,長得還挺好。”時國安依舊是笑瞇瞇的。
“國安哥你別騙我們了,咱這兒缺水,家里能成啥呀”地里的莊稼大家伙累死累活的干,也就那個樣。時家院子里就澆那點兒水,能干啥
又有人覺得,或者根本就沒幾棵。
“真的挺好是我們家珩珩弄了個東西,只用澆一點兒水,就夠莊稼莊稼用了,還長得挺好”
發現家里玉米長勢格外喜人時,時國安也是摸不著頭腦。下田回來后沒事兒就蹲地頭那兒琢磨,雖然始終沒有想通個所以然,卻是發現往地里弄水的東西效果真是好,想要做出來,也不是太難。
畢竟,他們山里最不缺的就是竹子了。
當時就有心推薦給大家
從小生在這里,長在這里,雖然偶爾也會聽到些閑言碎語,拿他的身世做文章,可大多村人都是好的。
真是有能力了,時國安也想回報村人
把這個教會了,大家能把院子里空余的地全都給用上,也能多些進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