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歡聲笑語中,徐二舅還要不遺余力的補刀“這驢都滿四歲,都可以配種了,不是什么小驢子了。”
沈麗姝“”
“好的,我知道了,謝謝你嘞。”
沈徐氏同樣見證了姝娘驢牛不分、還把弟弟們也帶偏的全過程,她也是忍俊不禁,但是看大家笑得這么大聲,又擔心姝娘臉上掛不住。
她畢竟是大姑娘了,平時又那么百般伶俐備受夸贊,突然一下子被群嘲,姝娘不要面子的嗎于是趕緊解圍,“驢繩掛在門邊又跑不掉,你們趕緊洗臉漱口去吃點東西,還有姝娘,你不是嚷著要做什么鹵肉飯,娘今天稱了足足一斤半肉,你快去弄吧。”
沒想到提起吃肉,沈麗姝還挑剔上了,一本正經說“據說驢肉比豬肉更好吃,可以吃鍋子,驢肉炒粉還有驢肉火燒。”
驢子
眾人
大聰明沈進殊一邊咽著口水,一邊不舍的問“阿姊,你不會惱羞成怒,才要把它宰了吧”
他剛還在想這驢子好像是舅舅家的,等他們去鎮上念書,就可以天天騎驢子玩了,這不比小弟的破木馬強嗎
所以他有不想讓阿姊把它宰吃肉。
雖然阿姊說的東西都好好吃的樣子,吸溜
沈麗姝環顧一周,發現大家都和二弟一樣,全都是一副在信與不信間搖擺、在心動和不舍間糾結的神情,不免得意的叉腰,“我開玩笑的,驢驢那么可愛,怎么可以吃驢驢”
她才不需要爹娘來解圍,被嘲笑了,當場笑回去就好了。
報復成功的沈麗姝徹底把這茬翻篇了,還真拿了塊糖出來安撫險些被做成驢肉火燒的小毛驢,然后領著弟弟們去打水洗漱。
眾人一看警報徹底解除,也才安心了。
在姐弟三人滿臉癡迷圍著驢子打轉時,徐虎幾人已經洗漱完,此時都各自端著碗呼啦啦喝粥。
是的,今天的早飯依然是雷打不動的喝粥,還是豆菽粥,味道比現代小朋友都不愛吃的白米粥差遠了,也不怪沈麗姝每天看到粥就頭疼。
當然豆菽飯也好吃不到哪里,不過吃飯起碼還能配菜,再說他們這里是北方,喜面食,粗糧饅頭窩頭蒸餅也是主食,至少能玩出一點花樣,沈麗姝對午飯晚飯的期待,還是要比早上這頓更多一些的。
不過徐二舅今天進城,還順便帶來了一罐家里做的醬菜,沈徐氏當時就夾出小半碗放在桌上,給孩子們起來配粥吃。
醬菜以口感清脆的胡瓜為主,徐家兄弟一口醬瓜兩大口粥,吃得津津有味,還不忘關注又堆滿一地的板栗,“這么多板栗,全都是大山他們去村子里收的嗎”
除了沈家旺這個特殊例子,沈家其他人遠不如徐家人那么能言善道,沈四叔更是不善言辭、只會埋頭苦干的典型,從進門起,他也就喊了沈徐氏一句弟妹,后來孩子們起來同他打招呼應了下,就幾乎沒出過聲,只是憨厚的看著侄子侄女們,他們笑的時候他也咧著嘴跟著笑。
現在提到自家侄子,沈四叔不得不出聲了,仍是言簡意賅的一個字“嗯。”
徐虎他們在鎮上,幾乎天天跟沈家那群孩子一塊玩,兩家又是姻親關系,去小伙伴們家串門就像是回家,因而跟沈家的長輩也混熟了,一點也不在意沈四叔的沉默,繼續問,“是不是從我們進城后,大山他們也每天都去村里收板栗了啊。”
“是。”這次沈四叔多說了一句,也是侄子們叮囑他說的,“現在附近能收的都已經收完了,他們也沒再去了。”
剩下的人家要么留著吃,要么想抬價,繼續收也收不了多少。
徐虎對兄弟們還能給他們找來這么多板栗也是驚喜的,只是聽到這話,仍然下意識生起了些失落。
板栗生意太好做了,每天都能賺到兩貫錢左右,他真想長長久久的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