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勤勞的田螺媽媽已經燒好了熱水,她知道姝娘不像男孩們那么糙,說換衣裳就只換衣裳,要不是她催,連腳和臉都懶得擦一把。
姝娘換干凈衣裳之前,不但要洗手洗臉,身上也要擦洗干凈,只是這時節不好洗澡,她只能抓緊功夫給愛干凈講究的閨女燒一盆熱水。
此時看姝娘一回來,侄子們都迫不及待圍上去催搞快點搞快點,沈徐氏一時都顧不上問看房的結果,一邊手忙腳亂的往鍋里舀水,一邊提醒姝娘,“晚上去廟會玩,也不用干活,就穿前兒新做的那身衣裳吧,在柜子里,你先找出來,娘馬上給你端熱水進去。”
說這話的時候,沈徐氏不免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幾個月前,姝娘興致勃勃買了布,催著她給做衣裳,她還想留到過年,而今她把新衣裳做好了,姝娘反而不愛穿了,輪到她天天追著姝娘穿裙子。
對沈麗姝而言,還是那句話,她并非不喜歡漂亮裙子,單純是因為搬磚不適合。
她娘現在就幫她挑了很好的時機,逛廟會當然要打扮成可可愛愛的小仙女啦,沈麗姝立刻應下并向田螺媽媽道了謝,就美滋滋回屋去找新衣裳了。
捧著那套從柜子底下翻出來的新衣裳,沈麗姝想起她產生過的那個天真念頭。
當時她小試牛刀,靠著花生瓜子和糖炒栗子小賺了兩筆,就以為自己可以了,是個成熟的創業者,接下來,帶著小伙伴們們大展拳腳、脫貧致富的同時,還能游刃有余的幫她娘規劃事業,全家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她還是沒受夠社會的毒打,以為搞事業都像賣糖炒栗子一樣,努力叫賣就完事了。
真正開大起來知道,創業最難的地方是動腦,體力工作有的是其他人代勞,小伙伴每個都很努力,也能聽話能吃苦,做事很少掉鏈子,但前提是她在統籌全局、合理利用,不單單是指揮大家工作那么簡單,還要給他們分配合適的職責,并細致安排好每日的工作行程和內容,準備工作結束,招待客人、收錢找錢,晚上回家算賬盤點,順便給小伙伴們開小會復盤當天的工作,最后灌壺雞湯完美結束一天忙碌。
這一天天的,除了晚上睡覺,她的腦子真是一分鐘都沒休息過。
燒烤師傅這樣重要的崗位,都可以每天輪班,她的工作卻無人能替,這就導致沈麗姝覺得她當年沖刺高考都沒這么拼,已經不是焦頭爛額的問題,她簡直忙得昏天黑地、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
還能記得按時吃飯、好好睡覺就已經很難得了。
規劃老母親事業什么的,對不起她真的一點想法都沒有了。
再說,之前會想著給她娘找點事,是因為她還沒想到燒烤這個一本萬利的好主意,按照當時的趨勢,賣糖炒栗子那一個多月的收入,比花生瓜子翻了十倍多,那么她把大部分資金投入下一個生意,能再翻十倍就算贏,大概是一個月四百兩,拋去成本人工,再和四個小股東一分,她每月得二百多兩。
創業初期,能有這樣的收入沈麗姝已經心滿意足。
只有那樣距離她的目標就有些遙遠,她當然不想把壓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買了大房子可是全家都要住的,她爹娘也得支棱起來才行。
老爹的工作目前沒有上升空間,暫且不管,她娘那個好的女工技術可不能浪費,她娘想要安于現狀、咸魚擺爛,她就敢揮小皮鞭。
說起來時間并沒有過去太久,但生活在汴京這樣的大城市,特色之一就是節奏特別快,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