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著耳朵的沈文殊聽到這里,也忍不住握拳歡呼了一聲。
這一回真正是無一人不滿意了。
吃過飯后,沈麗姝和小伙伴們馬不停蹄開始的備菜,經過長時間的實踐鍛煉,徐虎和徐力刀功已經頗為了得,有他們負責切菜,沈徐氏完全插不上手,她從今天起也不用親自買菜了,因為要幫孩子們打工,沈徐氏得到了從商用食材中挑一些做飯的許可。
其實沈麗姝是建議她娘別做飯的,叫她爹下班回來,順路去街上叫幾個菜,上班時再順便把店家的碗碟送回去,不等省了做飯的功夫,鍋碗瓢盆都不用洗。
可惜沈徐氏不同意。
沈麗姝還沒發現,在這個時代的女子看來,給全家人做飯并不是責任或負擔,而是一種權利。
很多人忙忙碌碌大半生,也不過為了一口吃的,所以女人若能決定全家人的衣食起居,那就是是大權在握、說一不二了。
很多婆婆子孫成群,依然當家做主,把兒媳們治得服服帖帖,就是因為她們握住了這個權利,比如老家的叔嬸嬸,大嫂子自己都當婆婆了,每天和妯娌做飯依然要恭敬等婆婆拿鑰匙拿米拿油鹽,買菜那些跟錢沾邊的活,但凡叔嬸嬸有空親自去,都輪不到她們沈徐氏并沒有說孩子們血脈上的親奶奶不好的意思,但幸福也著實是對比出來的,看到妯娌們一把年紀還在當小媳婦,她就無數次慶幸名義上的婆婆去得早。
哪怕從從嫁人開始當家做主,已有十多年之久,沈徐氏也不曾有絲毫厭倦心理,依然很珍惜并享受這些瑣事。
姝娘建議她可以去外邊買飯,沈徐氏當時就搖頭失笑,“你還小,不懂這背后的意義,再如何忙,也不至于連做頓飯的功夫都沒有。”
沈麗姝
她其實很想問問這背后有什么意義,當老媽子的意義
但看著老母親甘之如飴的神情,沈麗姝只能默默送上五個字,“您高興就好”,順便再貼心的補上幾句諸如娘做飯手藝沒得說,但如果覺得辛苦,可千萬別勉強的場面話。
果然這么一說后,她娘瞬間笑得春光燦爛、通體舒暢,那種自我價值被肯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明顯不是她強行撒錢能做到的。
被姝娘尊重祝福了的沈徐氏,更加堅定了要里外一把抓的決心。
只不過孩子們都在時她插不上手,便抓緊時間帶小兒子出去串串門,免得他們都忙起來后,小家伙覺得被冷落而哭鬧。
沈進殊一看臭弟弟出去玩的,當時的表情就像逃出生天,然后就歡天喜地和哥哥姐姐們一起搬磚了。他還從不見外,發現圍著木盆串串的位置幾近滿員,自個兒搬個小杌子把本來挨著沈麗姝的親哥擠開,強勢加入他們。
好在他跟親哥都是小不點兒,擠一擠還能塞得下。
但很快沈麗姝發現,身邊不是多了個打工人,而是來了位氣氛組,自從他來到旁邊,她的耳朵就沒安靜過,小家伙嘚啵嘚啵能講一個小時不帶停的,而且事無巨細、口齒清晰,嘴巴也甜,左一句阿姊又一句阿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