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家的熱情招待之下,沈麗姝他們一家人不知不覺就待了大半日。
登門大包小包禮數周全,離開時手里也各拎了些回禮,并且大人小孩全都吃飽喝足,堪稱連吃帶拿。
無論如何,被用心對待總歸是值得高興的,更何況他們的此行的目的圓滿達成,一家人從林宅離開時,臉上都帶著無法掩飾的燦爛笑容。
與他們同行的林夫子,在一塊告辭離開前,被林舉人以還要說幾句話為由留下來了,因此走出林宅大門的只有他們一家六口,路上每個人都還沉浸在如愿以償的快感,和對美好未來的幻想中,一不留神,便下意識又回到了徐姥爺家。
剛要跨進院子的沈家旺多少有點慚愧,他知道這么重要的事,不僅岳父和舅兄們忐忑激動,隔壁叔嬸和兄弟們只會比他們更上心,他和媳婦今兒從城里出來,就急匆匆直奔岳父家,還可以說是為了早些接了孩子們去拜訪林舉人,情有可原。
可如今都帶著好消息從林舉人府上離開,他們卻還是直奔岳父家,回鎮上大半日,竟不曾去看看叔嬸,委實說不過去。
意識到自己不是合格端水大師的沈家旺不由得開始反省,決定進岳父家略坐片刻,簡單分享過好消息,就立刻趕去沈家也小坐會兒。
不能太厚此薄彼。
不過這個計劃他在正式邁進院子,看到里頭情形那刻就宣告破產了。
因為沈爺爺沈奶奶、四位兄弟、并五個進城打工的大侄子,可以說沈家如今有話語權的人,全都整整齊齊都的坐在了徐家,立刻把不大不小的院子塞得滿滿當當。
一院子的人有說有笑好不熱鬧,當然也有人熱烈聊天的同時,注意力始終放在門口,翹首以盼某些人的歸來。
一看到沈家旺這一家六口的身影,沈奶奶激動到反客為主,騰地站起來招呼道“哎喲,可算是回來了,在舉人老爺家待了大半日,午飯吃過沒大弟二弟過來給奶奶瞧瞧,舉人老爺怎么說,有沒有答應收下你們”
沈文殊和沈進殊去年在鎮上生活了一個多月,雖然只住姥爺家,但爺爺奶奶也是很待見哥倆的,隔三差五就要喊他們去吃飯,要不然就親自來給他們送好吃的好玩的。
尤其是沈爺爺雙手可靈巧了,他們都不知道,原來四伯的木工活都是跟爺爺學的,沈進殊跟爺爺抱怨他和哥哥姐姐小時候都沒木馬玩,娘只給小弟弟買的偏心事跡,爺爺便花半個月功夫,精心打磨了一架他們這么大個年紀也能騎的大木馬。
可惜那木馬太沉了,平日只放在他們屋子里,何況最會哭的沈進殊也自認是個大孩子,不好意思像臭弟弟那樣玩木馬。
但有些東西并不需要實用性,它的存在就象征著意義,關起門來的兄弟倆可寶貝這臺木馬了,有事沒事把它擦得錚光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