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旺則是一整個春風得意,想到姝娘也點頭了、他們馬上就要在京城擁有一間大鋪子,他就喜得恨不得把嘴角咧到耳后根,忙不迭張羅道,“快別站在大街上了,先去吃飯吧,前邊那家腳店不錯,人不是很多”
三人便有說有笑朝那邊走去。
當然主要是沈家旺和齊孔目對話,沈家旺真誠感謝齊孔目這段時間的積極相助,待會還要回衙門當值,不便飲酒也不好耽擱時間,只能簡單對付一頓,等這事了結,他一定要請齊孔目好好去酒樓喝一頓云云。
聽起來好像在腳店請客很寒酸的樣子,其實不然。
沈爹挑的這家腳店,相比這條街上的大酒樓顯得很不起眼,但也比一般的餐館強,因為能稱之為腳店的,都從官方取得了賣酒資格。
其實從古代起,官方就一直在推行禁酒措施,酗酒造成的社會不安定因素都是其次,減少糧食的消耗才是主要目的。受技術所限,這時代釀酒非但只能用糧食作物,出酒率也很低,導致糧耗居高不下,本就有那么多人食不果腹,商人世家若是無節制的釀酒,恐怕不用天災就要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因此禁酒成了穩定民生的利好政策。
本朝因為風調雨順、社會安定至少京城及周邊百姓都是安居樂業的,因而禁酒政策也不算太嚴苛,朝廷出面授權一部分正店自釀自賣,另一部分腳店只賣不釀,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就不允許出售酒水了。
自來物以稀為貴,能光明正大賣酒的腳店,生意和規模也都差不了,就像沈家旺隨手一指的這家,門臉看著不大,里頭五臟俱全,雞鴨魚肉等菜品都有。
他們三個人,就要了三菜一湯,其中兩道葷菜,滋味很是不錯。
連沈麗姝都徹底忘記了出門前還念念不忘的紅燒排骨,捧著飯碗吃得津津有味,一不小心還有點吃撐了。
吃完沈爹堅持結賬,因為還要趕著回去上班,齊孔目也沒跟他極限拉扯,爽快付了錢便出來了,回單位前還要繞個路先送沈麗姝。
倒不一定非得送她到家里,只需送到那附近的巷子口,街坊鄰居都是老熟人,就不怕出事了。
沈麗姝也沒在這事上逞能,默默倒騰著小短腿努力跟上他倆的速度,路上還委婉的跟齊孔目打聽了下鋪子東家的情況。
齊孔目笑道“這李府老爺我雖沒見過,但還真聽說過,他遠在外地做生意,不常回京,好像在那頭也置了一房,這回急著騰鋪子,恐怕不是急需周轉,而是后院起火,李夫人趕著料理了京中的庶物好出去尋親。”
“既是商賈之家,怎么還稱夫人,難道家中有人考取了功名”
齊孔目也是臨時打聽些消息,了解并不詳盡,搖頭道“這我就不清楚了,不過李家能在京城擁有這么些產業,祖上想必也有人出仕過,叫一聲夫人并不算出格。”
沈麗姝一聽也是,管李家什么情況,有錢人的事少打聽,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撿漏成功。
想到那么大那么好的店鋪可能屬于自己,沈麗姝就忍不住意氣風發起來,昂首闊步回到了家里,揮手謝絕了她娘特意給他們留的幾塊排骨,第一時間跟小伙伴們分享她找到了夢中情鋪的好消息。
小伙伴們原本以為她今天也要無功而返,沒想到世上真有姝娘一眼相中的鋪子,大家震驚之余,開始對它充滿了興趣,沈麗姝便也仔仔細細的介紹了起來,鋪子的位置面積和樓層都有多么棒,重點是千載難逢的撿漏機會。
低于一千四百兩的價格,能買到高于一千八百兩的鋪子,哪怕超出了二百兩左右的預算,學會了算賬的小伙伴們也知道這波不虧,反正他們還能源源不斷的擺攤賺錢,超預算了也不慌,他們都被這無一處不完美的店鋪吸引了,纏著沈麗姝問什么時候帶他們也去看看。
“李管事跟我們約的是天黑后再碰一次頭,到時你們要出攤,不好跟著去,那就明天白天我帶你們去看一眼,反正離得也不遠。”
眾人歡呼“好耶”
徐力歡喜道“等明兒去瞧,那里是不是已經成咱們的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