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現在,她熟練的給小伙伴們吹了通彩虹屁,表示她最相信他們的能力,早就可以獨當一面,有她沒她都能把他們的事業做大做強云云,緊接著便道,“表哥們剛來,可能要先適應適應擺攤流程,咱們耐心教一教他們,我相信表哥們也都聰明能干,有個兩三天就能上手了,到時候,就跟二舅說,讓他逐步增加烤肉量,比如每天加五斤或十斤,直到恢復到一百五十斤的量,你們說好不好”
小伙伴們只是不在她的領導下,完全獨立行走還沒幾天,對自己不夠有信心,總怕出現什么狀況處理不了,其實上進心還是很足的,又拿了她那么高的工錢,在沒有勞動法的古代,打工人可自覺了,不用黑心老板壓榨,他們自己就拼命內卷了,加班爆肝甚至把命給她都可以。
更何況姝娘親口夸他們聰明能干、獨當一面誒
被灌了這么一大壺迷魂湯,更是當場丟盔棄甲,恨不得再戰三天三夜,齊刷刷點頭說好。
見狀,沈麗姝也滿意的點頭,很好,都卷起來吧打工人
沈麗姝跟沈四伯大堂哥趕回來是為了吃飯,不僅他們要吃飯,做工的木匠瓦匠也要吃飯的。
聽說在鄉下請人做工,主家都要一日三餐的,就連餐食也有標準,不成文的規矩是每頓必有肉有白面,下午還得加一碗糖水雞蛋當點心,人情須得做足了,倘若怠慢了,幫工就敢以吃不飽沒力氣干活為由偷奸耍滑、拖延工期,耽誤工程不說,還要讓主家多出幾日的工錢。
城里很多人家也會這么招待幫工。
但也可以選擇其他方式。
汴京畢竟是大城市,商業發達,相應的也就不講究那么多形式,可以討論其他合作方式,比如花點錢讓工人們自行解決餐飲問題。
其實他們家有房子、有桌椅碗筷,要招待工人飲食還是可以的,她娘一開始就說了要幫他們做飯。
只是沈麗姝覺得,她娘每天要照顧家里這么多人的飲食起居,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已經忙得分身乏術,還要照顧小兒子,為此夫妻倆的造人計劃都一拖再拖。她還在試圖說服她娘請個婆子來幫忙,無需賣身契那種,也不用住家,就像鐘點工一樣每天上門干幾個小時,就能減輕她娘的一大半負擔了。
可她娘總有理由拒絕,擔心外頭請的婆子偷奸傻滑,甚至竊取他們家的商業機密,不如她親力親為來得穩妥。
這么一來,沈麗姝更不能加重她娘的負擔,寧愿多花點錢少給家里惹麻煩。
事實上也花不了多少,她不是那種不懂行情、讓人忽悠昂的小姑娘,這些匠人也都是她爹或熟人朋友介紹來的,不可能在明知道她家有點小背景的情況下頭鐵殺熟,雙方經過友好磋商,順利定下了每天每人七文錢的餐補標準。
在物價偏高的汴京,這七文夠他們割一斤肉,買幾只大白饅頭香噴噴吃一天了。
倘若家小也在汴京,省著點花,全家都能跟著吃上肉。
所以不單沈麗姝覺得這么安排省心省力,工人們也相當樂意,讓家里老小跟著吃上肉,可比油水全落進自己肚子里強百倍,精神富足可比物質享受更讓人快樂,大家伙每天上班干勁十足的,一到飯點就快樂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這里打工沒有什么朝九晚六,天亮開工,天黑了就收工,為了節約時間,中午吃飯只有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后大家伙都得到店里集合,包括沈麗姝自己。
所以他們也是算著飯點回來的,只比沈家旺早幾分鐘。
沈麗姝和小伙伴們說話間,老爹也下班回來了,沈徐氏便麻利的把飯菜端上桌,碗筷和其他幾個菜提前擺上了,最后把剛從小灶端上來的、熱氣騰騰的老鴨煲就正式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