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沈家旺怕自己出現在店里幫不上忙,反而給孩子們添亂,影響不好,就沒有現身,不遠不近找了個角落暗中觀察。
這一看就是半個小時,反而是正常下班的點回到家中。
他若是自己不透露,沈徐氏壓根都不知道孩子他爹還跑去開業現場打探了。
“知道了。”沈徐氏確實有被安慰道,定了定心神,然后便忙著給孩子他爹布菜,“你也別光說我,自己端著碗不也沒扒幾口飯呢快吃吧,吃飽了還要去衙門當差呢。”
沈家旺便就著孩子他娘挾過來幾筷子雞肉,大口把碗里飯干完了。
如今家里日子好過,終于滿足了姝娘大口吃肉大口吃飯的愿望,今天更是奢侈的煮上了一鍋白米飯,最愛這一口的人卻沒時間回來享受,只能便宜他們了。
沈家旺吃完一抹嘴,便跟妻子打了聲招呼去上班了,當然去衙門之前還是要去看一眼鋪子才安心,遠遠瞧著店門外又來了新客人在排隊,內心既喜且憂。
喜的是開店生意又是出乎意料的好,日子越來越盼頭;憂的是這么多客人,也不知道孩子們要忙到何時才能吃口飯菜。
但最終他也只能帶著這份復雜的心情,轉身回衙門干活去了。
沈家旺回單位上班了,在家的沈徐氏也沒閑著,簡單收拾了一下,鄰居娘子們便陸陸續續來家里找她聊天兒。
自從沈麗姝他們把陣地搬到店里,他們家終于不再是“商業要地”,也重新歡迎街坊鄰居們串門了,于是沈家一躍而成最受歡迎的人家,每天門檻都險些被踏破,沈徐氏也整個社區最具人氣主婦,沒有之一。
今天來得最早的是隔壁秦五娘。
她以前就跟沈徐氏走得近,大家每天結伴去河里洗衣服、去外城買菜,沒事也一起做做針線,交流技藝心得,兩人的女紅在這條巷子都是數得著的。巧的是她倆的小兒子年歲也相近,
這半年家里不方便接受拜訪,沈徐氏帶小兒子出去串門,多是去找秦五娘的小兒子跟自家小弟玩。
因此當沈徐氏接受了閨女的委托,召集周圍手藝好的婦女朋友們幫他們縫制工作服后,秦五娘也當仁不讓成為這個婦女再就業小組的組長,她做事細致講究,為人也大方爽利,在鄰居中口碑向來不錯,她站出來小組長協助沈徐氏發布任務,大家都服氣,也幫沈徐氏避免了許多麻煩。
這會兒,秦五娘帶來一套剛趕制好的衣裳,眉開眼笑的捧給沈徐氏瞧,“三娘你瞧瞧,這樣式合不合你家姝娘的要求”
“前兒才同你說的,這么快就好一身了”
提到這個,秦五娘就笑得合不攏嘴,“你們家姝娘可是我們的小東家,這幾個月幫你們做衣裳,工錢每次都往多了算,我們家都跟著添幾回肉了前兒才做完店里要穿的什么工工作制服沒隔兩天又把夏衣的活兒交給了我們,連孩子他爹都說,照這么下去,孩子們去私塾的束脩,都能跟著姝娘攢出來了。要說姝娘不愧是咱們這里最出挑的小娘子,漂亮能干還心地善良,這是有意在關照我們這些看著她長大的街坊嬸子呢我們是拿了工錢的,小東家也是正經東家,那東家有交代,能不好好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