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扒皮姝娘不改本性,本著教一個也是教、兩個三個不嫌多的原則,把她娘和貞娘也打包到李老師跟前學習。
猝不及防被閨女抓去掃盲的沈徐氏
見慣了姝娘鞭策兄弟們學習上進,沒想到下一個受害者竟是她自己。
不過沈徐氏倒也不是真拒絕學習,她若是骨子里堅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那套說法,當初沈麗姝要賴著跟小老弟們一起啟蒙,她就不會欣慰的在旁邊看著了。
自家正是在姝娘習字讀書后一點點好起來,直至如今這周圍人都羨慕的堪比掉進蜜糖罐里的好日子。
沈徐氏親眼見證并經歷了全過程,如今哪還會有對女子讀書有甚么偏見她巴不得閨女再用功些,最好如秦大人期待的那般,成為滿腹經綸的才女。
只是突然之間讓她跟孩子們一樣讀書習字,她有點接受不能,比起抗拒,內心更多的是忐忑不安,擔心別人知道后指指點點,甚至在背地里嘲笑她。
沈麗姝和沈家旺約莫猜得到的沈徐氏的顧慮,父女一起給她加油鼓氣,夸她此舉絕對是慈母心腸,以身作則陪著小弟讀書,有她這份用心在,指不定就把他們家小弟培養成考狀元當大官的大才子,到時候周圍的人羨慕佩服還來不及,誰敢說閑話
而且學會了識字就可以看賬記賬,她如今名下已有兩份產業,手中閑錢越來越多,遇著合適的時機勢必還要擴大盤子,那時未必能跟最信任的親人合作,要是學不會看賬查賬,豈不是讓合伙人隨便中飽私囊,自己吃大虧
最后,沈徐氏有打理產業的本事和經驗,往后再去齊孔目他們家,就不是只陪齊老夫人打打牌湊湊趣,還可以跟齊太太她們等當家太太交流經驗心得,那才算正式打入太太圈呢。
總之讀書識字百利而無一害。
沈徐氏逃得過陳四娘的殷勤奉承,卻躲不過她閨女畫的大餅,到底還是別扭的認了李娘子這個便宜老師。
李娘子提前轉正,那同樣勤勤懇懇的陳四娘總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一塊轉正了,并簽訂了正式的契書,二人從此也算是半個自己人,沈徐氏便也放心的安排她們去店里送飯。
也就是說,沈麗姝和小伙伴們不用每天輪流一兩次跑家里去提飯菜,沈徐氏都會估算著他們休息的時間,領著幾個人把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店里,他們只要坐著等吃。
而且小伙伴們勤快慣了,吃完飯都會順手把碗碟食盒洗干凈,下了班再帶回家,現在阿姨們給送飯,他們再不用自己收拾,吃飽喝足兩手一攤,倆阿姨和一個從小干慣了家務貞娘,麻利把桌椅碗筷收拾得干干凈凈,后廚偶爾堆著還沒來得及清洗的碗筷,也被她們一道收拾了,順便幫他們把操作臺擦拭得锃光瓦亮。
非營業時間,后廚那些堪稱秘密武器的調料和原材料,都按照工作標準一一收起甚至鎖上了,陳四娘她們進到的就是最常見的那種操作間,三人又都是簽了契約的,沈麗姝也放心她們去后廚幫忙善后,只要安排一兩個小伙伴跟在旁邊,以防她們偷摸刺探機密就行了。
于是,阿姨們的到來非但沒給大家添麻煩,還幫他們分擔了一部分工作,連帶著大家的飲食標準也直線上升。
以前沈徐氏一人要做這么多的人飯菜,到底力有不逮,只能搞大鍋菜,加大份量,菜式最多也就五六道,再多就忙不過來了。
如今人多力量大,沈徐氏指揮,陳四娘掌勺,李娘子配菜,貞娘負責燒火打醬油等雜事,四個女人頓頓能整出八九道菜,滿足沈麗姝團隊成員的所有口味。
被吃貨老板帶出來的團隊成員,自然都是干飯人,伙食的改善讓大家立刻發現了請阿姨的好處,紛紛跟沈麗姝感慨,夸她有先見之明,等他們賺到大錢并成家立業了,也要招陳嬸李嬸這樣廚藝好的來家里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