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碗筷、擦洗桌椅、掃地倒垃圾,這些粗活在酒樓都是雜工和活計們負責的,不需要張彬和宋向民兩個大小掌柜動手,但是一回到“娘家”,兩人擦洗收拾的動作依然熟稔又自然。
搞完繁瑣的衛生工作就算正式打烊,這時一樓大門鎖好,大家開始轉戰二樓數錢算賬,張彬和宋向民也自然而然的加入數錢大軍,跟熟悉的小伙伴們混在一起毫無違和感。
大家也沒有因為他們離職了就藏著掖著,毫無芥蒂的繼續說說笑笑,更有拉著幾人問東問西、打聽酒樓情況的。
去了酒樓,張彬的主業依然是記賬算賬,宋向民則協助沈麗姝完成日常經營管理任務。
被問到新公司的業績,身為財務經理的張彬忍不住公布了他們的凈利潤,把燒烤店的小伙伴們聽得都驚呆了,“這不是比咱們燒烤店生意都更好了嗎”
“對啊,你們那邊人手少,怎么忙過來的”
張彬笑著解釋道,“沒有沒有,酒樓的營業額其實是不如燒烤店的,凈利潤更
高是因為不用發這么多工錢。我和向民的工錢獎金還跟原來一樣,大舅和姥爺的幾個徒弟每天累得夠嗆,也不能虧待了,但剩下的雜工和伙計不算自己人,即便想多給些,還要顧慮到同行的臉面,也不能太出格。姝娘今天給他們發了四五兩銀子,最少的也有三兩多,已經讓大家樂得找不著北了。”
聽罷,徐力忍不住摸著下巴感慨道,“酒樓的伙計一個月工錢就兩,那我哥一個人,就夠養活至少十個伙計了”
他哥徐虎
徐虎忍不住吐槽,“你的工錢就好了嗎”
沈麗姝趁機給自己刷存在感,“看我對你們好吧給你們開的工錢,被同行知道是要戳脊梁骨罵的,我這根本就是擾亂招聘市場的行為。”
小伙伴們不知道什么叫擾亂招聘市場,但她自賣自夸的用意他們聽懂了,再一想徐力那句“他哥一個人可以養活十個伙計”,雖然對他哥不太友好,但還真是大實話。要是直接請外邊的伙計,或者給他們的待遇按照行情走,姝娘每個月起碼還能多賺一兩百貫錢。
正是姝娘犧牲了自己的利益,才讓他們都跟著賺得盆滿缽滿。
眾人本就不是容易忘本的人,此刻被氣氛一烘托,對沈麗姝的感激之情更是熊熊燃燒,發自內心的吹了一波彩虹屁。
把沈麗姝吹得飄飄然,才聽張彬不緊不慢的總結道,“酒樓的人工成本,比燒烤店少了二三百兩,因此營業額不如燒烤店,最后的凈利潤卻能反超。”
聽到燒烤店的凈利潤被酒樓反超,徐虎被勾起了勝負欲,忍不住道“這樣對比也不甚公允,本月沒什么活動,因此生意平平,酒樓卻是剛開業,顧客正是新鮮的時候,自然去酒樓的次數多。”
他想自家生意最好的是七這幾個月份,滿汴京的有富人就沒有不愛他們家冰鎮奶茶的,還有臘月和正月,正是賣烤肉的旺季,在這幾個月份,他們也能為姝娘創造凈利潤超過一千兩的神話,這個月只是淡季,并不是他們的真實水平,這么比較一點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