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完神秘笑道,“對了,奶奶有東西送給姝娘。”
說著松開沈麗姝,從懷中取出一樣用帕子裹著的東西,慢悠悠打開,竟是一對精巧至極的翠鳥掐絲金耳環,翠鳥的造型精巧又別致,讓自詡見過了世面的沈麗姝都忍不住被吸引了目光。
林老太太有些得意的介紹道,“耳環是銀鎏金的,因其做工十分精細,用純金只怕
造價十分高昂,這才采用了銀鎏金,還有這掐絲工藝,也都是南邊正時興的,咱們京里也不多見呢,我瞧著樣子活潑生動,正好適合你這個年紀的小娘子,就給你帶來了。”
沈麗姝是沒在市面上見過這種造型的首飾,但眼力見還是有的,翠鳥耳墜也就她一節小拇指長,造型十分迷你輕便,用料節省,但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越是精致小巧的東西搞不好越難得,就像這對耳環的做工,匠人手藝未必就扎實的黃金便宜,遂連連點頭,“是呢,這對耳環太精巧難得了,爹娘不讓我隨便收如此貴重的禮物,林奶奶您還是收回去吧,送給家中小輩也是好的。”
婆婆對于沈家小娘子的喜愛和看重,舉人娘子也是驚訝的,以往的她可能還要嘀咕,婆婆娘家小輩不在身邊,她娘家侄女外甥女可不少,也有正在議親的大姑娘,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這般精巧體面、可以撐面子的首飾,怎么說也輪不到一個非親非故的小娘子。
不過這會兒,舉人娘子卻是自發幫著婆母說好話,“姝娘,這耳環外頭瞧著稀罕,在你林奶奶這卻沒花一文錢,你林奶奶的娘家侄子在江南做這生意,逢年過節都少不了這類精巧玩意兒,林奶奶就稀罕你,把最好的留給你,姝娘也別辜負了這份心意。再說家里的小輩是不少,卻是沒人比你更適合這對耳環的,你戴著,我們瞧著也歡喜。”
林老太太深以為然“是嘍,家里那些個小娘子,捆一塊加起來都不如姝娘一個靈秀,留給她們,沒得糟蹋了好東西。”
舉人娘子頓時有點心塞,卻也只能摸著良心點頭,“就是這個理兒。長者賜不可辭,姝娘快別客氣了,正好你耳朵上沒戴東西,讓伯母幫你戴上。”
老太太人老心不老,堅持道,“我來,我來。”
萬萬沒想到,弟弟的滿月宴她也有收獲,或成最大贏家
沈麗姝不再推拒,很配合的把耳朵湊過去,讓老太太親自將耳環穿進她的耳洞。
林老太太年紀大了,動作顫顫巍巍,但在場幾人都很有耐心的等待著,并熱烈附和老人家對小娘子的夸獎。
舉人娘子笑容滿面,“還是娘的眼光最好,這對耳環只有姝娘戴得出不一樣的感覺。”
林老太太得到了兒媳婦的認同仍嫌不足,又去問一旁長身玉立的大孫子,“辰松覺得呢,姝娘妹妹這樣是不是更顯俏麗”
林辰松順著聲音看
順,林老太太眼中則是全然的喜愛。
都說女大十八變,幾個月不見,姝娘這孩子出落得越發靈巧動人。老人家年紀越大,就越喜歡玲瓏剔透的小輩,她的大孫子算一個,沈文殊沈進殊倆兄弟也算,但哥倆加起來都不如他們的姐姐聰明討喜。
看到她如今打扮精致、亭亭玉立的模樣,老太太就忍不住心生歡喜,拉著小姑娘到跟前,摩挲著她鬢角的碎發,細細從頭欣賞到腳,嘴里不住贊美。
打量完神秘笑道,“對了,奶奶有東西送給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