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爹陪同,沈麗姝美滋滋在莊子里住了兩天。
驗收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徐師傅和幾個工頭陪同,主動引著他們去看各處細節,并在一旁講解說明,沈麗姝和她爹對照著一看,果然沒錯
有專業人士引導,效率提升一大截,等把莊子都轉完了,沈麗姝也十分滿意,遂當場結清了尾款,順便還工人們發了點過節費,數目不多只是個心意,幾位工頭代為領款,之后便興高采烈跟著徐師傅回城了。
領到了工錢,東家非但半分沒扣,反而額外給了獎金補貼,他們正好回去過個好年。
就連徐師傅揣著沉甸甸的銀子,走前也忍不住笑瞇瞇對沈家父女道“東家往后還有什么活計,可不要忘了我,除了建莊子,各種宅子鋪子我也是可以的。”
沈家旺也樂呵呵點頭“好說好說。”
轉頭對閨女道,“外頭冷,你就在屋里頭暖一暖,我出去送送師傅們。”
今冬下過兩場雪,來睢縣也要半天路程,雪天路滑不好趕路,便特意挑了個放晴的日子。
但太陽是出來了,氣溫依然很低,他們頂著寒風檢查了半天莊子,沈家旺這些身體好火力旺的大男人還好,沈麗姝早已凍得小臉通紅。
好在這會兒沈大伯沈二伯在沈麗姝的提醒下把炕燒熱了,連帶著整間屋子都暖烘烘起來,沈家旺便讓閨女留屋里了,他自己也送完徐師傅,又匆匆回到溫暖的室內,搓著手一陣感嘆,“難怪姝娘非要讓徐師傅盤這什么炕,還因為一知半解拆掉重來過幾回,前前后后廢了不少精力。現在看看,大冬天能在屋里暖和得穿單衣,耗費再多精力也是值得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費柴火,一般人燒不起。”
沈大伯和沈二伯雖然是負責燒炕的人,但也是第一次體會到土炕的威力,已經圍著研究了好半天,此時也頗為遺憾的點頭附和“可不是,住鎮上那會兒還行,孩子們閑的沒事,正好每天砍柴劈柴,但現在進了城,柴米油鹽都要花錢買,還真是燒不起。”
沈家旺笑道“城里大家都燒木炭灌湯婆子,也不錯了。”
沈麗姝在溫暖如春的房間里,美滋滋啃著凍梨,聽到木炭,才想起來問旁邊的貞娘“銅鍋和木炭都帶上了嗎”
“都帶了,晚上是不是要吃鍋子”
雖然在沈麗姝他們的推動下火鍋風靡汴京,但大家還是更習慣叫鍋子。
沈麗姝點頭“今兒天冷,煮火鍋正正好。”
眾人想象了下外頭冰天雪地,他們在暖和的屋里吃著熱騰騰的鍋子,一時充滿了幻想,沈家旺更是忍不住道“姝娘,要不要把你齊叔叔請過來一塊吃”
“好啊,只是齊叔叔放假還沒回家嗎”
“說不準,上回好像聽說他縣衙有些事,要玩兩天回京過年,我去那邊瞧瞧”說走就走,外面天寒地凍,也擋不住沈爹跟好兄弟分享快樂的心情,把馬身上的繩套解開,翻身騎上就走。
沈家旺的騎馬技術,是在家里買了車后請人指導的,技術不算多精湛,在城外跑一跑還是沒問題的。
沈麗姝他們目送沈爹興致勃勃離去的背影,便繼續蹲在屋里烤火。
貞娘很細心,沈麗姝讓她收拾銅鍋炭火等吃火鍋工具,她索性把店里顧客喜歡的游戲諸如撲克骰子也帶上了。
沈麗姝這會兒便拉上她和沈大伯沈二伯湊一桌。
撲克跟需要一定門檻的葉子戲不同,只要記住一副牌的花紋樣式,不識字的人照樣玩得風生水起,加上賭注是貼紙條而不是錢,伯父們也沒有了后顧之憂,幾人很快玩成一團。
打了兩個多小時的牌,天色漸漸暗下來,沈家旺還沒回來,他們也已經收了桌椅,開始煮火鍋的準備工作。
雖然火鍋也是沈麗姝弄出來的,但她依然只是動動嘴皮子,動手部分都有小伙伴負責,而貞娘這幾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燒烤店幫忙,煮火鍋的一套流程熟記于心,也就當仁不讓成了總指揮,先用牛骨、老母雞、蘿卜和玉米熬出湯底,其他食材該切片的切片、切塊的切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