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手筆”荀彧顯然誤會了“換”糧,直覺是打劫了商隊“這莊子顯然是新修整的,連大塊的平坦地皮都無,他是怎么得到這么多糧食的”
“變賣了土匪窩的金銀珠寶罷了,莊主一向不在意這些俗物。”這個郭嘉再清楚不過,畢竟幾個買珠寶的大戶還是在他指點下讓典韋帶人去賣的。
不過郭嘉也看不懂為何莊主如此急切,在運糧隊回來后就迫不及待安排了施粥。狡黠如郭嘉,也不可能想到燕綏還有一堆積分債要還,更不知道她商城購物車里還有n件剛需物品等著結賬呢,所以亟需收獲一波的好感度。
荀彧沉吟道“城外流民與莊子相距甚遠,他要大費周章去施粥,所圖必然不淺。”
郭嘉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道“要弄明白莊子的蹊蹺再簡單不過,按照文若的眼力,不出幾日便能水落石出不是”
說完,低頭啜飲了一口茶,他手里捧著的杯子即使過了一夜,里頭的茶水依舊是熱的,十分保溫,就是茶水過于苦澀了些。這正是燕綏送給他的禮物一個藍色的保溫杯。
荀彧也不糾纏,與其聽人說,不如自己觀察。
見郭嘉往杯子里吹氣,敏銳的他一下子察覺到了“這杯子為何如此奇特,似是有滾水”
郭嘉笑道“這就說來話長了,去紙坊的路上我講給你聽。”
田莊東去二十里,就是潁川郡的陽城縣。燕綏選擇施粥的終點也是在此處,打出云夢山莊的旗子,沿路一直施粥過去。
這些年干旱蝗災接連發生,加上朝廷腐敗貪婪,導致百姓困頓不堪。一見到燕綏施粥,百姓幾乎是撲著上來的。
若不是有許褚和典韋兩位膀大腰圓的護衛在,餓紅了眼的他們還不知道要對糧車做出什么事來。
見狀燕綏果斷道“許褚,維持秩序。”
許褚大喝一聲,聲如洪鐘“排成豎的一列,誰都不許插隊否則我們帶著糧食走了”他相貌雄偉,手持長槍,身后還有十幾個帶著匪氣的大漢,一看就很不好招惹。
百姓們本能地懼怕,大部分人都乖乖地排隊。有幾個想插隊的,直接被許褚和典韋給從人群里拎出來,扔到了最后頭。
他們傴僂著身子,端著自己殘破的陶碗或粗糙打磨的木碗,戰戰兢兢地等著施粥人發善心。
大多數人都深深低著腦袋,不敢說話也不敢抬頭,只狠狠盯著煮粥的大釜,祈禱施粥人打粥的時候不要手抖。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握住勺柄的是一雙一看就養尊處優的手。有人大著膽子抬起頭來,也沒受到呵斥。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公子,衣著整潔但不奢華,面容悲憫,細細的手腕拿起大鐵勺來卻一點都不費力。和往常施粥人薄薄的一碗湯水不同,他打的每一份粥都很粘稠,幾乎可以稱之為麥飯了。
其實這都是在莊子里連夜用大鍋蒸好的飯,到了莊子現場加入些水熬煮。雖然味道會變差,但能節約在路上村鎮耽擱的時間。比起蒸、燉和曬干糧等,熬粥是最省時省力的法子,而且粥里面可以摻水,更能增加飽腹感。這樣就可以用更少的糧,緩解更多的饑餓,也不用擔心老弱病儒領了干糧后被人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