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眼睫低垂這是預言之說了。
華佗心神恍惚地坐在那,喃喃道“難道這就是天命嗎”
“人定勝天,”燕綏的語氣依舊平穩,表情堅定“正是知道了災難可能發生,才能更好防治災難不是嗎”
華佗看著面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心里仿佛有了倚仗“不愧是傳說中的云夢莊主,老朽愿追隨于您,這天命未必不可違”
看莊主泄露了天機,不也好生生站在這。
燕綏欣慰道“沒錯,醫匠就是要有這樣的干勁兒”她立即籌劃了起來“我已經在陽城的主干道五福街那準備好了帶院的三間大鋪面,學徒和仆從都招募好了,有了主治醫生,不日就能開門營業”
華佗驚訝道“原來長廊那布置得有些奇怪的屋子,竟是未來的醫館。”
燕綏笑道“是,外頭三間鋪面足以讓五六位醫匠同時看診,且容納五六十人坐著候診。若是趕上大集的日子,鄉下許多人涌來城里看病,門口還能彎折到長廊處排隊,不會影響馬路上的車輛行人。”
華佗深刻感受到了燕綏的大手筆和決心,心下不由興奮起來“沒想到莊主早早就籌劃了這些,真是讓人佩服”
投入了這么多錢財,若是為了謀財必不可能,那只會是賠本買賣。若有謀財,只要開一精致鋪面,給達官貴人看病即可。莊主這一出手,就是奔著陽城十萬百姓去的,怎能不讓人欽佩
“不止如此,后頭的院落是住院和觀察的地方,明日元化可以去看一下,再專門設一手術室供你用。”
華佗深為感動“聽莊主所說,老夫也感到豪情萬丈起來,必全力以赴、同疫病抗衡到底”
燕綏也向其真誠地行了一禮“日后醫藥要盡數拜托元化了,請你領醫藥局局長一職,掌管醫館和藥材。”
華佗道了謝,抱著手術器械的盒子離開的時候腳步都有些虛浮。
從現在開始,就要為成百上千個徒弟,以及陽城十萬百姓的性命負責了么
簡直不可思議他感覺肩頭沉重到仿佛在做夢
只有懷里沉甸甸的盒子明晃晃昭示著方才發生的一切都是真的。
安頓好了華佗,燕綏又不死心地讓郭嘉寫信給張仲景這位日后的醫圣
“醫者最不喜歡的就是巫醫,我的名聲多多少少帶點神化的色彩,也不知道南陽郡是不是有我的不好傳言。不如以奉孝的名義贈予他醫書,日后也好邀請他前來穎川。”
郭嘉挑眉“莊主不憂他學了去,卻不為我們效命么”
“別的技術最怕偷學,藥方倒是無所謂,就當行善積德吧,而且相信日后張仲景能在此方上不斷精進,說不定能徹底戰勝瘟疫。”
燕綏不甚在意地擺擺手。
再者,這本來就是二三十年后張仲景嘔心瀝血后寫出來的東西。算是取之于張仲景,用之于張仲景,自己算占人家大便宜了。
郭嘉托腮“我真是越發好奇,這張仲景是什么人了。”看燕綏對華佗的在意,不可謂不重視,這張仲景似乎也不遑多讓。
“說一聲醫圣也不為過,救人無數。”燕綏嘆道“他是一個不忍心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但生在這樣的年代,十室九空的悲哀注定籠罩在張仲景的心頭。
歷史上記載,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余人。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癥而死。他在那之后日以繼日鉆研寫出了傷寒雜病論。
燕綏這次把方子給張仲景送去也不僅是為了籠絡他,是真心希望這位醫圣這一世不會遭受家人離去的苦難了。
據他所知,張仲景目前只是一南陽郡官員,遠擔不起一聲醫圣。郭嘉寫完最后一筆,起身將信封起來,回首間,仿佛不經意一般問道“莊主,那日后我是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