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大概猜到了燕綏焦慮的根源“此番諸侯討伐董卓,莊主不必壓力太大。”
“那豈不是讓人失望,眾人皆盼著我匡扶漢室、驅除奸佞。”燕綏搖頭
“奉孝有所不知,若不趁著聯軍發兵時殺了董卓,洛陽百里皆會化為焦土。所以我才想著快速大量地收編青州軍,屆時討伐董卓,底氣更足。”
“莊主”
燕綏正要尋人拿主意,找奇計頻出、藐視皇權的郭嘉是最合適。
“奉孝早就鐵口直斷諸侯心不齊,反董難成大事。”
燕綏讓許褚和周泰等護衛先行,自己則繼續透露后世發生之事
“但諸侯齊頭并進必讓董卓心生畏懼,其大概率會遷都西安。若不阻止,董卓一把火把經營一千多年的古都洛陽燒了,洛陽周圍百里化為焦土,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沒有人跡。”
其實董卓西遷,文武百官和洛陽百姓的下場不言自明,但這樣的殘暴程度也太喪心病狂了。
“嘉先前也在考慮這般可能,”行軍打仗,對方聞風而跑和堅壁清野,己方很難控制“各路諸侯中,嘉許能說動幾路同莊主共同截殺西涼兵。”
郭嘉凝神道“自古以來,堅壁清野、心狠手辣者不計其數,為了阻攔關東諸侯,董卓及謀士必火燒洛陽。這火易起難救,容嘉想想破解之法。”
“放火容易,撲火難啊。”燕綏重重嘆了口氣。
除了刺殺董卓外,她想不出更好救洛陽百姓的法子。
幾十萬人,在被強迫西遷的路上,被殺死、餓死、累死者不計其數。
然而就算殺了董卓,其部下也很可能趁機放火逃亡,遭殃的依舊是古城洛陽和百姓。左思右想,燕綏實在沒有良策。
“我想,破局還是在呂布身上。”郭嘉想了想“此事還要和文若合計一下。”
“好。”
說出來心口的重擔,燕綏覺得輕松多了。
郭嘉隨即話鋒一轉“后面之事,不知莊主可想清楚了”
既然今天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燕綏直言道“漢靈帝昏聵無能,擔不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如今天子暗弱,歲的孩子,更是無從指望。”
提到東漢末年的君王,燕綏一臉的不屑“天子無能,大權必定旁落,然”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雖說漢室傾頹,但擁躉者不計其數。”
雪地里的兩人不約而同開口。
燕綏忍不住笑了“奉孝真是我的知己啊。”
郭嘉道“與其政權落入他人之手,不如莊主早日謀之。他日董卓身死,莊主收服呂布,便可伺機挾天子以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