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摸了摸小腦袋,疑惑說“主公,咱帶了這么多會讀書認字的人回去,可要考校一番,我怕里面有人濫竽充數啊。”
燕綏擺擺手,笑道“別擔心,這個不妨事。”
龐統不解“為什么”
“因為濫竽充數者會心虛,他們反而比認識幾個字的人更積極地學習,免得暴露了被趕出去。”郭嘉笑道“若是我猜的不錯,莊主是要給他們時間認字學習了”
“奉孝說得很對,我的確是打算一個月后再考校他們,這期間他們自然會積極地接受我們田莊的文化。”燕綏道
“先把人都拉到云夢田莊特訓上一個月,熟悉豫州文化和制度,接下來實習,過上一兩年,便能擇優派遣到各地去了。”
“各地”郭嘉挑眉,回首看奔騰不息的洛水片刻,問了燕綏一句“莊主有沒想過,此消彼長下,豫州已是中原最強。”
燕綏恍恍惚惚重復了一遍“我是中原勢力最強的諸侯了”
仔細一想,自己甚至是天下十三州最強勢力之一,實力不亞于冀州韓馥、益州劉焉,豫州的地理位置還比他們更中心。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郭嘉繞有深意地道“莊主向來有鴻鵠之志,但這次行事卻猶疑不定,日后怕會成為隱患啊。”
燕綏苦笑“我會考慮的。”
她知道郭嘉指得是什么,這次她的確太猶豫了。
但是,一開始的殺伐果斷是建立在熟知歷史和人物特點的基礎上的,現在天下的局勢猶如脫韁的野馬,而且動不動涉及萬民性命,哪里是那么容易做決定的自己骨子里,可是一個出生在和平年代的現代人啊。
此時,百名文武已經抵達了陽城的新區。
其實一踏入陽城的地界,他們就被深深地震驚了。這寬闊、平整的水泥路比洛陽年年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整的路面還要好很多。
聽說是豫州太守親自發明的“水泥”鑄造的,一天就能鋪上十里路。
在水泥路的兩側乃是鱗次櫛比的房屋,有酒肆、邸舍、醬坊,還有不少人沿街賣蔬果、草席、布匹等物。
路上,習慣了買賣都在“市”中進行的官員們有些看不慣,不由抱怨“這些人亂擺亂賣,不但難看,還影響收稅”
趕路的馬夫不由笑道“官爺們有所不知,我們這擺攤不收稅哩,而且他們不占馬路,只能在路邊,不會影響行人的。”
還有官員嘀咕道“在這大馬路上賣東西,誰會買呦,也不怕流民”
話音剛落,就有一輛馬車停下,上頭的行商跳下來在買了兩根青翠欲滴的黃瓜,又買了一壺熱蘿卜湯。
“這豫州,治理得很不錯。”也有不少人見微知著,看出來豫州治安和財力雙全,才有人在路邊擺攤。
這說明人家既能賣得出去,又不怕流民搶掠。
“我聽說燕綏是以攻打黃巾入仕,這么看來是一點都沒有夸張。”皇甫嵩對自己的兒子說“倒不知道他要把我們帶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