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喜氣洋洋“這曲子真是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啊,大家踩著調子同我一起來一二三,把手甩起來”
眾人齊聲“好嘞”
過了一會兒,周瑜開始氣喘吁吁,再觀旁邊的大爺大娘,一個個面色紅潤、氣息穩定,每個動作都做得十分到位,他不由產生了深刻的自我懷疑
說不定除了退燒秘藥,陽城還真有其他延年益壽秘藥呢
“年輕人第一次來是吧。”華佗也注意到了郭嘉和戲志才旁邊的美少年“在家疏于鍛煉啊。”
周瑜有些慚愧地說“不才也曾習得一些劍術,但還是跟不上您的節奏。”
華佗“扎個馬步給我看看。”
“您看這樣成嗎”面對突如其來的要求,周瑜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出于對華佗的尊敬,還是乖乖地扎了一個。
“下盤不穩,”華佗猜這又是一個追求招式華麗沒打好基礎的少年人,語重心長說“要好好練習基本功啊,你熬夜不”
“呃,是經常苦讀到月上中天。”
“久坐、半夜不睡、練起劍術來只注重招式,”華佗搖搖頭“你們這些少年人啊。”
周瑜也隱約有不妥的感覺,所以沒有反駁。
“害,誰不是這樣過來的呢”戲志才笑道“元化兄快別說人家啦,郎君臉皮薄,都臉紅了。”
熬夜大戶郭嘉伸了個懶腰,悠悠道“要是被嚇跑了,我們可沒法給莊主賠一個。”
“剛才就發現小郎君儀表不凡,果然是當莊主青睞的人。鄙人華佗,字元化,小郎君是從哪里來”
華佗也只是出于好心勸誡,并沒有要求什么,他主動和周瑜互通了姓名。
周瑜受寵若驚,連聲說“久仰神醫之名,今日得見,榮幸之至。不才周瑜,乃是廬江舒縣人,尚不曾起表字。”
既然是自己人,華佗便說“若是得空,明天便去醫館后面找我,我給你把把脈,調理下氣血。”
原來周瑜十五歲正是飛速長個的時候,但他又沉迷苦讀,所以面色就有些蒼白。
周瑜在報紙和行商口中都聽說過華佗的大名,知道他醫術高超且宅心仁厚,想讓他診脈的人每天都排老長隊了,不由有些忐忑地看向戲志才。
不知道為什么,他覺得戲志才很可靠。
“明天我正好要去附近辦事,順便去驛館喊上你。”對上周瑜略帶迷茫的眼神,戲志才笑道“要是不去啊,元化兄會很失落的。”
“莊主最常說,身體乃是革命的本錢。”華佗撫摸著胡須說“切不可仗著年輕就揮霍身體啊。”
華佗說話的時候,眼睛可是盯著郭嘉的。
郭嘉眨了眨眼“元化兄說得極是。”
道理他都懂,但熬夜還是要熬的,早睡多無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