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郡、桂陽郡的郡守、縣長等高官聽說聯軍的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綬逃走。
至此,燕綏實際上控制了荊州,她將韓當留在長沙郡,派趙云去接管零陵郡、桂陽郡兩郡,自己北上理兵襄陽,將荊州的治所遷移至此。
同時,令出了大力的蒯越為荊州別駕。蔡瑁雖然功勞小,但蔡氏在荊州也是出名的大家,燕綏令他出任司農校尉,負責一州的農事,以安撫其余世家豪強。
一直在后方兢兢業業,負責全州調度的賈詡亦被提拔為荊州別駕。
燕綏將南陽郡交給了曾經在南陽郡為官多年的老將黃忠。南陽郡的各項制度已經被賈詡、趙云建了起來,此時鎮守南陽不需要才能多么出類拔萃,只要足夠忠誠、且有武力值震懾四方即可。
不過,沒多久,燕綏就收到了蔡瑁告來的狀子。狀告韓當在長沙郡有私心,連投靠了府衙、溫順聽話的世家豪族都不放過,侵占了他們的田地,強制分給了兵卒。
這狀子被燕綏壓下了,只說自己正在調查。
同時,燕綏繼續監督將荊州世家豪族遷徙往潁川郡的陽城新城。幾百年前,漢武帝頒布遷茂陵令,將令凡是財富在三百萬錢以上的巨富豪門,一律遷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燕綏覺得自己比漢武帝仁慈多了,茂陵可是鳥不拉屎的陵墓之地。陽城新區,可謂是天下十三州最繁華的地方了。
饒是如此,她在襄陽還是遇到了幾波刺殺。
“這些世家豪族還是不夠安分。”燕綏不但沒有絲毫妥協,還降低了財富的標準,本來是三百萬錢以上的巨富豪門要遷,現在直接變成凡是百萬以上,皆要遷走。
蔡瑁后悔不迭,同蒯越商議“這些天來,姻親們都來找我,指責我失信,這可如何是好啊”
蒯越卻笑道“如今他們得到庇護,仍然享有榮華富貴,家里金銀珠寶、古玩名器都得到保全,怎么能說失信呢”
蔡瑁蹙眉“但是燕使君強制遷眾人到陽城”
蒯越反問道“當初并沒有說可以留在原地啊”
作為深耕荊州的大族,蒯家以荊州平定為己任,配合趙云殺死了五十多名割據混戰的宗賊頭目,因此被世家豪族們罵慘了的蒯越絲毫不在意他們的想法“早遷出去,荊州早安寧。”
蔡瑁憂慮說“可是使君現在這樣對待他們,焉知以后不會這么對待我們”
蒯越卻指出“那我們應該早日獻出自己的田地,不要讓使君為難。”他一心為荊州,并不把這些田地的得失放在心上。
蒯家眼光長遠,覺得能夠從政,讓子孫后代得到強有力諸侯的庇護,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在深入研究了刑法、豫州官員自律手冊和從業規定后,蒯越已經讓家族從商務中逐漸抽離了。
荊州畢竟新定,利益沖突方面的規定尚在過渡期,管理相對寬松,只有在軍官和軍人方面,從一開始就特別嚴格,要求任何軍人和軍官都不得經商。
但他覺得日后殺伐決斷的燕使君絕對不會讓高官插手商業,以防官商勾結、形成壟斷和侵害公家的財產。
蔡瑁感覺蒯越和自己越行越遠,只得不甘心地離開了。
他既舍不得自家萬畝良田,又不敢反抗燕綏,糾結了好久。不過燕綏并不打算這么快就過河拆橋,蔡瑁純屬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