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和掃盲”
法衍、田豐、審配、荀諶等人對著這本書都陷入了沉思。
倒是燕綏,反而因為分享了理想,覺得一身輕松。
反正我能做的都做啦,即使現在就能穿越回去,也沒什么遺憾了。她托著腮靠在貴妃榻上,心情輕松到甚至想放飛自我。
工業革命可能還很遙遠,但她埋下了一顆種子。
“那么接下來要做什么呢”除了慢慢消化兗州和揚州,得派出人去交州和其實際控制人士燮交涉。交州雖然面積廣闊,但實際修建城池的地方很少,廣袤的田地上生活著許多沒有被教化的土人,連官府觸須都伸不到,也就是說不在編的人口比例非常高。因此士燮能用的兵卒比起其他州極為有限。這也意味著他可能不敢和豫州抗衡,有很大的概率投誠。
宋代時撰寫的越史略稱士燮治郡二十余年,疆場無事,民皆樂業,經濟和文化發展都很穩固。而且交州這個地方因為道路崎嶇且多毒障不好打進去,當然他們也打不出來,兵力和將兵素質完全無法和中原媲美。
既然如此,讓士燮繼續治理,但兵力、資源和行政上都統屬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思來想去,燕綏決定給荀彧發一封公函,讓他帶精兵五千前往交州,威逼利誘讓士燮投誠。
交州,也就是嶺南一帶,在兩漢時期經濟和文化極為落后,醫藥也一直處于初級停滯階段,當地最多的就是巫醫,沾染著神秘的色彩,他們的許多治療手法非常極端且牽涉到宗教儀式,游歷到當地的時候他就曾因為和巫醫理念不一致被當地百姓圍攻。
中原尋常百姓覺得交州是蠻荒之地,嶺南的瘴氣和濕氣讓人談之色變。甚至有人特地形容“南州水土溫暑,加有瘴氣,致死者十必四五。”
但燕綏可不擔憂這個,她從系統里面兌換了大量金雞納霜,并讓華佗準備了足夠的青蒿。因為軍隊前往嶺南一帶,給他們造成負面影響最大的是瘧疾,尤其是惡性瘧,幾乎是瘴氣的“總代表”。
有金雞納霜和青蒿汁就不怕。
“元化,是時候給嶺南落后之地一點醫學上的震撼了。”她特地去見了華佗,希望其帶一隊醫學生去嶺南給軍隊做后勤。
“給學生鍛煉一下也極好,正好讓他們感受下病情的復雜化和病人不配合時候要如何處理。”華佗答應的很爽快“主公可還需要我們在交州的城里開設醫館”
燕綏頷首笑道“當然,越多越好。”
荀彧接到燕綏的調令,本是心中一凜,擔憂兵卒們去那邊十去四五,剩下的還失去戰斗力,無法對士燮造成威懾力。畢竟嶺南悶熱潮濕,整個環境都與北方迥異,許多疾病對大家來說是聞所未聞,縱然主公命令調撥豫州精兵五千,再讓在揚州的周泰支持五千,荀彧依舊有些擔心。
揚州雖然靠近交州,但氣候依舊有很大的不同。
直到看到最后面,主公寫的讓華佗帶醫療隊伍合計五百人前往,荀彧緊皺的眉頭才松開了。
“五百學徒,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不得不說,集中化的教育和特訓對整個醫匠行業來說是天大的好事,更是利國利民。未來說不定每個鎮上,都會有醫館,百姓也沒那么多疾苦了。
荀彧鳳眼微瞇,下了決心豫州一定要推行義務教育的事情,既然主公決定去做,那他只能盡力支持了。他準備在臨行之前,寫信給豫州好友們,勸說他們去應聘校長和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