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放下了筆,終是抬頭看向在一旁杵著的朱棣。
朱棣真想把“蠢貨不堪為帝”一行大字刻到朱允炆腦門上,但忍住沒有脫口而出。
如今看來父皇必定寫過讓朱允炆繼位的圣旨。
假設把大實話講出口,豈不是直斥父皇喪子后老眼昏花才會選孫子繼位。
朱標剛剛死了四個月,父皇對他多年的偏愛,會愛屋及烏留給朱允炆幾分
現在批評朱允炆,是會被視作直抒胸臆還會被認定為沒有親情地落井下石
哪怕聽聞建文帝的作為,但是耳聽終究為虛。
沒有過真實經歷,人的情感與意志沒那么容易動搖。特別在皇帝的位置上,對做出的決定要全面推翻,怕是需要多番考量或是更大刺激。
簡單說來,朱元璋如今推遲冊立皇太孫,不代表他心甘情愿徹底放棄這一選項。
“兒臣不知。”
朱棣揣摩著父皇心理,心思急轉好幾個回合。
最終,惶恐半是茫然憋出了這一句,像是被突如其來的異常現象給狠狠沖擊到了。
永樂帝究竟是誰
從水鏡評論里,從五位藩王的遭難能窺見正確答案。
朱棣認為是自己的可能性很大。聽著水鏡總結的永樂帝功績,心底暗喜,這位帝王哪怕造反上位也是被后世認可了。
猜測永樂帝是自己,是有理有據。
觀察藩王之亂,最先被廢的是朱橚,自己的親弟弟。要說朱橚有野心,會去最先發難搶朱允炆的位置,他是不信的。
朱橚對軍政的興趣不大,倒是喜歡研究植物與藥物。在封地開封,編寫過保生余錄。
前幾年,因為擅離開封地,被貶去云南呆過一段日子。
當時也沒多頹廢,還是繼續搞喜歡的事。組織人手,命隨性王府太醫李恒編寫了袖珍方。后來被召回,也是每天與植物打交道,誓要編寫出一本各地救荒為主的書籍。
像朱橚這樣的性情,能做不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就被最先奪去封號,貶為廢人貶去云南了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新帝登基迫不及待想要除掉,但又猶豫不敢輕易下手的真正對象是誰,十之八九不是朱橚本人。
朱棣心中明白,自己與頭上的兩個哥哥朱樉、朱棡,對新君的威脅更大。倒是不知那兩位在藩王之亂走了哪一步棋
話說回來,換成自己上位也一定會削藩,但絕不會操之過急且全面打擊。
建文帝真的是蠢,不管是不是他手下出的主意,最后都要皇帝做決策。如果說一個皇帝連做決策也做不了,那就是任人擺布的傀儡了。
朱元璋卻對朱棣的回答不滿意。
“不就是一段后世影像,難不成能把你給嚇到腦子空白。你就說實話,對這水鏡有何想法”
朱棣依舊沒提朱允炆。這種時候,他頗為沉住了氣,“兒臣確實察覺到一處異狀,請允兒臣用一用筆墨。”
朱元璋讓朱棣隨意用。
瞧瞧他能避重就輕講出什么有用的東西來。如果不讓自己滿意,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