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已經有觀眾討論,朱允炆登基后的騷操作飛起。某種程度上,judy是不得不反。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死前特意留下遺詔,讓諸位藩王留在封地不用,回到京城崩喪。
那個時候,秦王與晉王都已經早朱八八一步死了,朱八八的嫡子只剩燕王與周王。燕王坐大一方,卻沒了兩位兄長藩王,尤其是朱棡的制衡。
朱樉與朱棡一臉懵。
不對啊他們都還沒到四十不惑,居然沒幾年好活了,怎么可能呢
水鏡中沒說兩人怎么死的,繼續播放著。
朱允炆二十一歲登基,他是有朱標嫡長子的身份,但這能讓在兵戈鐵馬中歷練了三十多年的燕王立刻心服口服嗎
答案明顯是不能。
對于年輕的新帝而言,來自燕王以及其他藩王的威脅是切實存在的。這種危機感,據悉朱允炆做皇太孫時已經有了。
對此,該怎么辦呢
歷史給過教訓,實力不夠時該做縮頭烏龜就做,該不擇手段就別再顧忌仁慈的名聲。
建文帝真是妥妥的大聰明。魚和熊掌,他一個也不要。讓我們看看他是怎么不要的。最初,他沒選擇蟄伏裝孫子。
根據明史黃子澄的傳記,他與彼時仍是皇太孫的朱允炆有過一段交談。
朱允炆問藩王手里有兵,做不法的事,要怎么辦啊
黃子澄說朝廷如果發動軍隊,那些藩王不足為懼。漢朝的藩王也強,最后也是被滅。。
如今不少人質疑清朝修明史有篡改編造,所記錄內容不可盡信。
朱允炆是否在登基前與黃子澄在東門有這樣的對話,其真實程度有幾分可信,在后來的事態發展中給出了答案。
建文帝一登基,率先向周王發難。命李景隆以練兵為借口,把沒有防備的朱橚與家人抓了。很快,朱橚被貶為庶人,他與兒子們都被流放云南。
史書記載,朱允炆曾經與朱八八聊過藩王問題。
當時他對朱八八說處理藩王,“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1
后來,我們都看到了。朱允炆上位,沒用德與禮的懷柔手段,也沒先上削地威脅,直接抓人,第一個被廢的藩王飛速誕生。
請注意,這時距離朱元璋去世,僅僅過去了兩個月。
殿內,氣氛凝固了。
朱允炆只覺二十二道目光齊齊鎖定在自己身上。他背后冷汗直流,臉色更是乍紅乍白,很想辯駁這一切都沒發生啊
現在,他沒被冊封為皇太孫,與黃子澄之間也壓根沒發生那樣的對話。
朱橚作為被水鏡點名的當事人,也不似往日好脾氣。
直接嘲諷“建文帝真是厲害,比漢景帝都要行動迅速。劉啟是繼位三年才削藩,咱侄子是三個月不到就出手了,有多迫不及待啊”
“五叔,我”
朱允炆想要解釋,但被朱元璋打斷了。
朱元璋“安靜,繼續看。”
水鏡畫面不停。
都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建文帝選擇隊友的眼光,遠遠不及漢景帝,關鍵時刻的選擇也注定了他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