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感知到神獸的溫度,就像是穿過了一股空氣。不等他再進一步觀察,凝如實質的白虎虛相開始泛起金光。
“滋滋、滋”
一種從未聽過的微弱聲音響起,它有點刺耳,但去細聽時又聽不清了。
只見金光璀璨,越來越絢爛盛大。
神獸、仙山、云霧皆泛起金光,最終化作了一陣光雨灑向地面,籠罩在嬴政身上。
須臾,金光消散不見。天清云淡,神跡退去。
嬴政不免遺憾,難得遇上了神跡,卻沒能深入交流。
好想知道怎么去仙山,能否獲得非同尋常的力量,以而讓他更好地治理大秦。
遺憾歸遺憾,但今日見聞足以用來做文章。
可惜了,不是去年封禪泰山時出現神跡,否則能好地震懾天下。
或許,神跡不是在朕輝煌時出現,而是在危難時示警不論如何,神諭欽定天命在朕,此乃幸事。
嬴政心中大定,一邊計劃如何讓神跡為秦朝霸業所用,一邊望向出巡車隊眾人。
“今日,爾等親眼所見,昭昭天命庇佑大秦。從今往后,愿諸君與朕共建大秦盛世“
此話落下,眾人難掩激動地望向始皇帝。
今天所見無不表明神跡是為始皇帝而來。
此時,在場官兵全部無不深信在嬴政的帶領下,大秦必將千秋萬代。
“天佑大秦”
“天佑大秦”
人們自發地高喊起來,呼聲響徹博浪沙,久久回蕩不散,更似有某種堅不可摧的力量從此深植心底。
嬴政依照原計劃路線東巡,沒有因為刺客與神跡就停下腳步。
不過,他加派人手詳細搜查博浪沙及其周邊。不只為找潛逃刺客,也為確認有無其他的神跡出現。
三天后,查找結果有些不盡如人意。
從荒草堆的現場痕跡判斷,刺客有兩人,但只抓到了足部受傷的大力士。
被抓到的大力士交代了一切。
他本是抱著必死決心來行刺,即便被抓也不可能坦白交代,可被神跡震懾,原本堅定的信念崩塌了。
六國的覆滅竟然是上天允許的,天命已經站在了秦朝一側,那還搞什么刺殺嬴政。
就大力士交代,是倉海君將他引薦給張良來完成這場刺殺。
主謀張良,原是韓國貴族子弟,祖父張開地與父親張平都是韓國國相。
如果韓國仍在,張良毫無疑問會子承父業。秦滅韓,他的志向就變成了殺死嬴政,覆滅秦朝。
刺殺失敗,兩人分頭逃亡,大力士不知張良的去處。
嬴政看了口供,對逃脫的張良生出一絲惜才之心。
大秦對人口流動有一套嚴格的規定。
上可追溯到商鞅變法時期,秦國規定了戶籍制度。當旅客去旅舍借宿,必須要出示身份證明。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戶籍登記在大秦全境鋪開。
這會通過排查博浪沙附近旅店的登記記錄,鎖定了此前張良與大力士一起出沒的蹤跡。
刺殺案發生后,天羅地網般搜捕卻沒再查到張良的行蹤。
表明張良或是避于山林,或是已經更名換姓偽裝成另一個人。
事發突然,他居然能在被神跡震懾后依舊不露馬腳,由此可見其心性不凡之處。
這樣的人殺了倒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