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年間,朱厚照帶張鶴齡兄弟去南宮玩。
嘉靖年間萬壽宮大火,嚴嵩還請朱厚熜暫時住到南宮去。朱厚熜因為明英宗在那里被關過就不想去。
南宮在李自成入京時被一把火燒了。
如今,我們只能根據古籍的零星記載去推測,它雖比不過紫禁城皇宮,但能讓后來的皇帝去游玩,居住環境必定不錯。
朱祁鎮入住南宮七年,生了三男六女。除了一個女兒早夭,其他孩子都活得好好的。三個男孩比朱祁鈺活的時間都要久。
這樣的生活要說讓人不滿意,也不會是物質上的,缺少的是自由與大權在握。
對比來說,紫禁城內的朱祁鈺應是非常羨慕哥哥的子嗣頗豐。
站在后世的角度回望,朱祁鈺做皇帝比他哥好太多,知人善用,勵精圖治。
簡單舉幾個例子。
于謙首創團營制度,對京城軍隊的三大營進行改制。后有明史夸獎,“兵將相習,其法頗善”。
巡撫王竑兼理兩淮鹽稅,在賑濟災民上不遺余力。以百姓為先,救災如救火,敢先斬后奏,沒有圣旨就開糧倉賑災。
朱祁鈺事后沒有責罰,反而立刻派侍郎鄒干火速趕往災區,聽從王竑差遣。
在用人方面,他也敢啟用徐有貞。即徐珵,在土木堡之變后提議南遷的那位。
徐有貞為規避曾經的政治污點改名,被朱祁鈺派去去治理黃河水患,且頗有建樹。
朱祁鈺作為皇帝,成績尚佳。
比他的哥哥朱祁鎮肆意重用王振等宦官,不分是非曲直以一己之私治國要強多了。
不過,權力的會進一步增長。
當朱祁鈺不只想自己坐皇位,而且想徹底取代朱祁鎮,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讓帝位在自己這一支血脈延續下去,情況就變得不同。
水鏡前,朱元璋與朱棣已經被氣到快昏厥。
聽到朱祁鈺生出易儲的心思,脫口而出“不要”、“不可“
這不是要維護朱祁鎮的血脈正統性,正因希望朱祁鈺坐穩帝位才不希望他做傻事。以其性情,此舉必會把他推入深淵。
果不其然,接下來聽到接一連三的噩耗。
水鏡由于朱祁鈺的得位方式特別,登基之前就有了太子朱見深的存在,他想成功易儲,要么忍到底要么狠到底。
偏偏,朱祁鈺都沒做到。
該忍的時候,朱祁鈺沒忍。
他只有一個兒子朱見濟,生母是貴妃,而不是原配皇后。
廢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朱見濟,必然不容易。應該考慮到最壞的可能性,與大臣們斗爭折騰一大圈,萬一新立的太子早逝了呢
往陰謀論講,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后浸淫宮闈多年。她能讓宣宗廢了胡皇后而自己上位,絕非簡單角色,就不擔心她搞搞暗殺嗎
往醫學常識說,小孩能健康長大不容易。誰能保證小孩半途不會感染疾病,一命嗚呼。
何不等一等,有第一個兒子再談廢朱見深的太子位,免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朱祁鈺卻不夠忍,在景泰三年就廢汪皇后,廢朱見深的太子位,改立八歲的朱見濟為太子。
尷尬情況果然出現了。僅僅一年,朱見濟病逝,而后朱祁鈺再沒生子。
要說狠,朱祁鈺也做不到。
做不到索性沒把朱祁鎮一支全除了。魚死網破,反正自己沒兒子了,改立藩王之子上位也行。讓朱祁鎮把罪己詔給下了,斗倒孫太后,徹底掌控宮闈。
這些朱祁鈺都沒做成,或者說他的性格本就不可能做到。
狠不夠,忍不足,最后讓奪門之變上演。
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貞、曹吉持有孫太后的懿旨,發動了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