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記下這一筆,期待咕咕的新故事能帶來更多知識,讓他能夠不做傻傻被蒙在鼓里的皇帝。
在方士們不斷完善豆腐制作手藝時,七天答題期間門很快到了。
水鏡在午飯后出現。開頭就讓秦朝觀眾在鏡面前上傳挑戰賽的答卷。
挑戰賽的評分與獎勵將隨下次的視頻發放,請關注查收。
鏡面上的這句話隱去后,正式進入新一集視頻。
開幕是熟悉的咕咕式畫風。
隨著勁爆的舞曲響起,一座丑萌的丹爐在五彩燈光里扭動身體。
這一幕像極了九十年代迪廳風格的舞臺效果。爐蓋自動掀開,從爐內蹦出彩光。
彩光交織落地,化成了不同的物體。
其側給出了批注紅色硫化汞、白色甘汞氯化亞汞、黃色鉛丹
歡迎來到砸碎煉丹爐,扒一扒神秘的古代化學。
大膽推測觀眾朋友們與我一樣,大多數人不想被死去的化學知識攻擊到體無完膚。
因此,本次視頻不講深奧的化學原理,就淺聊一番古人留下的有趣化學知識相關痕跡。
提到古代化學,很多人會聯想到方士。某種角度上,他們是最初的化學家。
以下先貼一張表格1jg。如圖所示,列出了一些煉丹爐中的常客。
大家可以看到銅、鉛、鐵、砷、汞等等成分。不免生出一些迷思,究竟為什么古代人會選擇把這堆元素往肚子里送并且認為它們能組成長生不老藥呢
大道至簡,有些離譜的操作卻往往基于樸實的理論。
如今我們看到的是重金屬中毒,古人看到的卻是金屬與天地同壽。
東晉,著名的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在抱樸子一書中寫到
“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之藥。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乎”
這段話道盡了古代煉丹家所信奉的基本理論。
誰說古人腦洞小,方士們真的很敢想。
想求長生,吃會生老病死的植物達不到效果,要吃就吃能常存的金石。妄圖將人類的身體與金石的堅固融合到一起。
草木易腐,金石常在,若想長生必選后者。
在煉化金石時,又會看到各種奇妙變化,例如化學反應會發出一些奇麗焰火光澤。
這等玄妙變化與大自然出現的日月光輝聯系在一起。發光之物意味著蘊含天地靈氣,讓服用金石丹品變得更順利成章。
以此理論再看煉丹術,某種意義上它也能自成一體。我來開一個腦洞,反觀如今在研發的機械外骨骼,可否稱作煉丹術的變種機器人研發是否是某種意義上是種有缺陷的永生當年的金石內服,如今卻是改為外用。
不發散思維。話說回來,古人從丹爐出發,或有心或無意將將其中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例子就有制作豆腐。
嬴政來了
朕無需等到下一集故事,現在就能先判斷答題是否正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