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
說到這里,淺談古代化學也將畫上句號,那就讓我們以一種物質來收尾。標題既然是砸開煉丹爐,豈能看不到其中的常客「硝石」。
當把古代與硝石放到一起,它會讓你想起什么
或許,想起硝酸鉀溶于水后吸收大量熱量的屬性,從而記起了古代以硝石制冰。
更廣為人知的是它的另一作用,鼎鼎有名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
哪怕已經忘了「2kno3s3ck2sn232」,多多少少也會記得制作它所需的木炭、硝石與硫磺。
火藥是哪一種藥
是顧名思義,能讓東西燒起來的至陽之藥嗎
水鏡前,嬴政嗖一下豎起耳朵。
他看不懂歪歪扭扭的番邦文字分別表示哪些化學元素,但是直覺在不斷警報。
警報警報前方有高危物品出現。
嬴政一路走來幾度在生死邊緣徘徊,對危險的判斷自有一套感知,敏銳感覺咕咕這次要講一種很厲害的東西。
咕咕視頻里出現過不少厲害的大場面,比如說考古學定義b一詞時放出過核爆鏡頭,但那段駭人聽聞的歷史距離秦朝尚有兩千多年。
他確實被震撼到瞠目結舌,但終究缺乏了一種真實感。
超強核武器對秦人而言比仙器更遙不可及,很難有明天就會遇上的緊迫感。
今天情況卻不同。
“火藥”給他的感覺,是距離很近的危險,仿佛觸手可及。
嬴政全神貫注看水鏡,一字不漏地聽著。
水鏡火藥是什么時候被發明出來的目前學界尚未形成一致定論,大多數人認可的是“隋唐說”。
因為在唐朝的典籍中有了明確的相關記載。比如孫思邈的丹經內伏硫黃法記錄了“伏火硫黃法”。
不過,亦有“東晉說“的認同者。
葛洪在抱樸子中記錄了”服雄黃法”,本意是為提取砒霜,把雄黃、硝石、豬大腸玄胴腸等放在一起以火煉制。
硫磺硫
雄黃四硫化四砷
在沒有硫磺的情況下,亦可用雄黃代替,它也含有煉制火藥的硫元素。
因此,葛洪把雄黃與硝石放在一個坩堝里,一旦比例出錯就會發生爆炸。
東晉甚至更早的時候,葛洪或別的方士可能已經誤打誤撞地搞出了爆炸配方。
畫面切入了一段炸爐特效視頻,是將煉丹房的屋頂都給炸飛了。
嬴政見狀捏緊筆桿。
這就是火藥的威力嗎如果炸的不是屋頂而是城墻呢
硝石、雄黃、炭,這些都是大秦能夠接觸到的原材料。
由此煉制出的爆炸物,對于大秦而言雖不能說是唾手可得,努力一番卻能研發出來。
果然,朕的直覺沒有出錯
這叫人既喜又驚。一種新武器的出現固然對己方有好處,但不能保障不被敵方運用。
嬴政蹙眉緊盯水鏡,希望咕咕能說得詳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