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右邊的武將并連亭等人的身邊還能歲月靜好,出現了一個人為的真空地帶。因為互相下飯一樣菜的大人們,其實也很清楚誰的武力值是真的,絕對不能招惹。
讓連亭頗為意外的是,剛剛晉升為閣臣沒多久的紀老爺子竟也下了場,一看就是個老江湖,不僅身手矯健、手法嫻熟,還敢趁亂使壞拉楊首輔下水,公報私仇。連亭從旁看得是嘆為觀止,打到高潮時,甚至想給紀老爺子鼓個掌、叫個好。
不過,他不能。
因為這一回的楊黨是站在小皇帝這一邊的。楊盡忠見小皇帝態度堅決,誰也無力挽回,就果斷干起了自己諂媚皇帝的老本行。他公開跳反,不僅同意了小皇帝想要讓自己阿弟聞蘭因盡早襲爵的操作,還上書給出了具體的指導建議,教小皇帝如何更合法的實現這一操作追封自己的親爹北疆王也當皇帝。
屆時,作為皇帝的長子和幼子,小皇帝自然理應繼承大統,而聞世子封王也實屬名正言順。所有的問題這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嗎
清流派最重禮教,一聽楊黨的上書,當朝就炸了鍋。什么叫追封自己的親爹當皇帝這是在把傳承千年的規章制度當兒戲嗎簡直一派胡言,不知所謂好幾個老大人被氣的吹胡子瞪眼,宛如中風。
楊黨卻也是振振有詞,怎么就是亂來了先不說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哪個沒有追封過自己的父親、祖父,把祖宗十八代都封了個遍的。只說先帝與北疆王同為景帝嫡子,先帝無嗣去世,是不是最先考慮的繼承人該是與他血脈最近的弟弟北疆王戰功彪炳,又與民有功,怎么就不能繼承皇位了若他繼承了皇位,那他的繼承人是不是他的長子,也就是當今陛下
清流一派據理力爭,但問題是北疆王戰死在先,先帝駕崩在后啊。先帝要怎么傳位給一個已死之人,再由對方傳給自己的兒子總不能讓陛下像民間門派里代祖師爺收徒那樣,代替自己的祖父景帝或者先帝封北疆王為皇帝吧
“怎么就不行呢”
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徹底點燃了戰火,讓本來只是你之乎、我者也的吵架,直接升級成了打群架。也不知道是誰先動的手,但很明顯雙方是把往日里積壓的所有恩怨都算上了,新仇舊恨一起報,打得不可開交,沒有一個人還能繼續維持體面。
越打越上頭,什么扯頭花、下陰腳,還有指甲沒來得及修剪正好拿來當劃傷人臉武器的。說真的,市井游俠都比他們打的好看。
也幸好楊太后和小皇帝過去生長的環境都不算特別單純,一個幼時就見慣了村中閑漢在冬季農閑時喝酒惹事,一個則自小在父王的軍營中長大,不要說打架了,連貨真價實的戰場都見過。兩個人這才保持住了上位者該有的冷靜,在楊首輔被打了好幾下后,才叫來了宮中的侍衛對這場庭前斗毆進來物理勸架。
在體格健碩、孔武有力的侍衛們,平等的撂倒了每一位弱不禁風的大人們后,小皇帝就二話不說站起來拂袖離場了。
“這里是朝堂,不是各位大人家門口的菜市場”
小皇帝在群臣趴伏著高喊“陛下息怒,臣等惶恐”的山呼海嘯中,非常震怒的離開了上朝的正殿。
但只有連亭的小徒弟知道,小皇帝一出去就眉開眼笑、神采飛揚的問他“怎么樣朕演得不錯吧”
“陛下真是既英明又神武。”
說真的,小皇帝對于楊黨這個追封他親爹為帝的想法,是很喜歡的。在父母的影響下,他知道楊黨不是什么好東西,可他也很難不去想怪不得先帝會任用楊盡忠這等小人,當楊老頭想要巴結一個人的時候,那真是非常能豁得出去,而被他討好的人也確實能感到一種極致的舒服。
至少在這件事上,小皇帝看不到對自己不利的地方。他的父王母妃如果能被追封為先帝先后,那他的阿弟作為皇帝的兒子,自然就可以按照古禮,即刻上位為王。